华中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教授参加第6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

2019-10-17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新闻网

参会人员合影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岩)10月10日至12日,第6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3DGenomics)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办,我校信息学院及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协办。我校阮一骏教授为本次研讨会组委会主席之一,信息学院李国亮教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曹罡教授为会议组委会委员。会上,阮一骏、李兴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我校研究生熊丹和彭勇有关玉米三维基因组结构的会议墙报获得第2名。

会议围绕三维基因组学检测技术、计算分析平台、成像及显微技术、可视化模拟技术、多组学分析及三维基因组学在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数十场报告。

研讨会上,阮一骏介绍了基于近端连接和抗体捕获的高通量测序三维基因组研究技术及发展动向,提出未来三维基因组研究技术单分子、不需要接近连接、可检测多重位点交互的发展趋势。同时,他还介绍了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液滴的单分子级别染色质蛋白复合体高通量测序技术ChIA-Drop,并表示,通过对每个液滴中的DNA进行独特标签测序,该技术能实现对单分子的染色质复合物进行空间结构分析。

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兴旺教授报告了在重要粮食作物水稻上的三维基因组学研究结果。其课题组利用改进版的长读长ChIA-PET(抗体富集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技术深入挖掘了水稻中代表激活的组蛋白修饰H3K4me3有关的基因组远程交互信息及代表异染色质的H3K9me2有关的基因组远程交互信息。结合水稻多组学数据,他们研究发现了水稻中广泛存在的激活型基因组启动子区的启动子-启动子相互作用、蝴蝶型的激活基因启动子相互靠近的空间结构,以及结构中远离激活区域的环状结构相关基因及异染色质区域。他们的研究表明,激活和抑制两种相互作用区域与基因表达水平、基因协同表达、TE基因分布和eQTL性状调控等均高度相关。

阮一骏致闭幕辞。他对本届大会报告嘉宾及大会组织机构表示感谢,并回顾了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三维基因组学参会人数和发表文章数量高速增长,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在中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现状与蓬勃的未来前景。

据悉,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由我校李国亮教授、阮一骏教授在2014年组织发起,前5届均在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极大推动了三维基因组学在中国的普及发展。目前,我校已有十余个团队进行三维基因组研究,学校还成立了三维基因组研究中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发布《2016科学发展报告》中,三维基因组学研究评为“2015年中国科研代表性成果”,阮一骏和李国亮教授共同撰写了题为《人类三维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其精准医学意义》的报告。明年秋季,第7届国际三维基因组研讨会将在我校举行。

审核人:李国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教授参加第6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