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建立葫芦科嫁接发根体系用于鉴定砧穗互作可移动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耿守玉 杨丽)近日,我校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课题组在葫芦科作物发根体系和砧穗互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root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CRISPR/Cas9-based analyses of shoot–root communication in cucurbit crops”为题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
葫芦科作物,包括黄瓜、南瓜、苦瓜、丝瓜、瓠瓜、西瓜、甜瓜等,是重要的瓜果类蔬菜。嫁接是一种古老的农艺手段,历史悠久,沿用至今,仍然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广泛使用。南瓜对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抗性强,是其他葫芦科作物的常用砧木。葫芦科作物由于易嫁接、容易获取木质部和韧皮部液等特点,也是研究植物地上和地下长距离信号的良好模型。以往以葫芦科作物为对象,采用组学手段发现了大量可长距离运输的信号物质,然而由于大多数葫芦科植物缺乏高效的转基因体系,限制了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机制解析。因此,开发适合葫芦科植物的相关基因功能验证体系尤为重要。
图1 葫芦科发根体系
图2黄瓜南瓜嫁接发根体系
图3黄瓜南瓜嫁接复合体根系敲除CmoHKT1;1后表型鉴定及离子测定
图4南瓜和黄瓜发根体系超表达CmoNHX4亚细胞定位及离子测定
该研究采用农杆菌侵染带有生长点的外植体,首先建立了一种适宜葫芦科作物的发根体系,在南瓜中的效率可以达到84%,该体系同样适用于黄瓜、甜瓜、丝瓜和葫芦等葫芦科作物(图1)。另外,研究者还将发根体系的方法与嫁接方法进行了组合,可以在发根的同时进行嫁接,以实现对砧木的遗传改造(图2)。进一步,该研究在黄瓜/南瓜嫁接复合体中对CmoHKT1;1进行了基因编辑,相关机制研究表明CmoHKT1;1通过限制Na+的长距离运输参与南瓜砧木提高黄瓜接穗的耐盐性(图3)。另外,将南瓜Na+/H+逆向转运蛋白CmoNHX4超表达在黄瓜根系中能显著提高黄瓜的耐盐性(图4)。该发根体系同样适用于在根系细胞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和对根系进行荧光染料染色观察等细胞生物学实验(图4)。以上研究建立了适合葫芦科不同嫁接组合的根系瞬时转化系统,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瓜类耐盐基因的功能验证,为研究葫芦科作物根系基因功能及砧穗互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我校园艺林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耿守玉、博士研究生Hamza Sohail和博士研究生曹海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别之龙教授和杨丽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审核人:别之龙
【英文摘要】
Cucurbit crops are suitable models for studying long-distance signaling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Although thousands of substances are graft transmissible in cucurbits, functional studies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lack of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s. Here, we report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root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r several cucurbit crops that will facilitate studies of functional genes and shoot–root crosstalk. We obtained healthy plants with completely transformed roots and non-transgenic shoots within 6 weeks. Furthermore, we combined this root transformation method with grafting, which allowed for gene manipulation in the rootstock. We validated our system by exploring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using a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pumpkin (Cucurbita moschata Duch.) (scion/rootstock) graft in which the sodium transporter gene High-affinity K+ transporter1 (CmoHKT1;1) was edited in the pumpkin rootstock, and by overexpressing the pumpkin tonoplast Na+/H+ antiporter gene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4 (CmoNHX4) in cucumber roots.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hr/advance-article/doi/10.1093/hr/uhab082/6511825?searchresult=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建立葫芦科嫁接发根体系用于鉴定砧穗互作可移动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水产学院举行第七届教师发展论坛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 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四史’我来讲”演讲比赛
- 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一行来校交流
- 黄媛媛老师研究报告入选联合国UNESCAP在线智库
- 学校领导班子召开第9周工作调度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青马班”举行“学史明理”党史学习教育师生交流会
- 我校在水稻分子育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我校三位教授任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
- 湖北洪山实验室揭牌 5项省科技一等奖受奖
- 杨凤仙做客狮子山讲坛谈魅力汉字
- 【战“疫”故事】老党员解庚库夫妇为抗疫捐款
- 201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揭晓
- 我校在富硒水稻安全生产、富硒动态和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翻转课堂翻新样,最美声音进课堂
- “不缩水”“不断线”“不打折” 多举措助力研究生迈好走出校门第一步
- 学校参加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视频会议
-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线举行
- 学校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分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召开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