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沙成塔:JC学术沙龙300期纪事
这里,师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天马行空”中,究“天人之际”、谈学术创新;
这里,既有学术纯粹,又有科研故事,更有“激扬梦想,追求卓越”;
这里,老师是后盾,学生是主持、主席和主角,他们自发组织、自主张罗;
这里俨然成为农业生物研究领域青年科学家的“集散地”和“孵化器”;
既严肃、又活泼,他们喝着咖啡,吃着点心,聊着科学;
看似30平见方的小小沙龙,实则海纳百川、胸怀世界……
这就是JC学术沙龙,10载春秋、300期论坛、307名嘉宾、万余师生参与,共同亲历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新苗的故事。
“大家一起天马行空去”
“伟大复兴,青年的思考。”12月11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1位院士、5名教授、2位校领导、5个单位,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在这里开讲。
这个学术活动名叫Journal Club(简写JC),迄今已经举办了10年、300期。一如既往,即便是教授云集,也仍然由学生自发组织、学生担任会议主席。
这一宗旨,坚持了10个年头,遂成JC的特质。
故事要回到2011年,张启发院士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生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和研讨,相互启迪智慧、碰撞思想。
这一点与刚回国的严建兵教授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提出,JC的定位就是“自由交流、学术至上”“天马行空,谈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2011年5月的一天,师生们说干就干。没有鲜花、没有领导、没有议程,JC在分子楼的一个小会议室开始了它的使命。严建兵教授即席讲述的科研故事让那一届的学生记忆犹新,用彼时的时新语言来说就是很“解渴”!
那时,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鄢文豪教授还是台下的一名学生,他说,当时听了严老师的故事,顿时“热血沸腾”,霎时“点燃了自己的青春梦想”!他说,10年前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并不频繁,“白天下田、晚上实验,困了躺一下,再做实验……而有了JC,突然像有了精神寄托一样。”他回忆到,每到周五,“大家一起天马行空去”成了一种内心约定。
起于学术,而又不止于学术。JC的师生们提出,让嘉宾多讲讲学术背后的故事、科研背后的艰辛、人生成长的历程,“跳出学术看学术”“从学术背后看学术”,丰富学术交流本身的内涵与外延。
224期JC以“稻田江湖的基因组古生物”为题,生动的讲座还有很多
在300期活动开始前,狮子山广场中轴线两旁展出了十年来各期活动的海报。其中,不乏一批诙谐、俏皮、青春、文艺而又富含思想的学术报告标题。浙江大学的樊龙江教授分享“稻田江湖的基因组故事”;我校植科院的李霞老师交流“大豆‘减肥’的奥秘”;南京农大宋庆鑫教授交流“鬼吹灯之多倍体秘境”……让一代代师生记忆深刻。
2019年2月,校长李召虎在248期JC讲述科研经历
248期JC论坛,校长李召虎与组织者合影
兼容并蓄是JC的一个特质。不但让院士、教授讲,还让普通研究生讲;不但要校内人讲,还要请全国、全世界的学者讲;不但邀请“学术圈”的人讲,还要请相关公司人员进行分享。
这一切,只为改变学术论坛一贯的“呆板”“高冷”印象,用最走心的方式让科学变得有趣、变得励志。
“没有你们干不了的事”
307,这是JC邀请嘉宾的人数,他们遍布五湖四海、国内国外。但要知道,这早就超出了第一批JC师生的设想。
“我们只知道要独自办学术会议,但并不知道怎么办,周围也没有模板可以‘抄作业’”,时任学生组织者鄢文豪回忆,“最开始的想法就是硬着头皮邀请学者,每个实验室‘出人’,找2到3个人来听。”
邀请嘉宾最棘手的时候,忐忑的鄢文豪找到严建兵老师“求助”。他早准备好了“挨骂”,但说明原委之后,严老师并没批评他,而是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临到结束,严老师对他说:“在这所大学,没有你们干不了的事情!” 鄢文豪说,这句话他将“终身不忘”。
这句话也给了JC所有组织者极大的鼓舞。他们开始尝试不用任何老师“打招呼”,自己去联系讲座嘉宾。“我很荣幸收到你们的邀请……”让他们高兴的是,一些名气很大的教授,会特别谦逊地接受邀请,来校讲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韩林倩说,每当看到他们的回信,心里总会流过一丝暖流。
渐渐地,同学们总结出一条“铁律”:“一个有情怀的老师,是不会拒绝来自一个学生的邀请的!”这成了他们工作的力量源泉。
思辨——同学在论坛上向彭少兵教授提问
为聚集更多的青年人,学术沙龙里准备了咖啡、水果,以轻松、愉悦,甚至休闲的方式交流科学问题。于是,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一边品味美妙一边聊叙科研进展、交流人生、交流梦想,美好的时光定格在周五的夜晚……
逐渐,JC的“朋友圈”开始变大,在20到30期的时候,逐渐有了武大和华科的师生前来交流,在“学术圈”内已经“小有名气”。
2012年,学校获得全国博士生论坛举办权,经过老师们反复商榷,决定以JC为主,举办该会。60余家单位、200余名青年学者集聚狮山,这极大提振了JC组织者的信心。
2012年,张启发院士寄语JC学术沙龙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周年之际,学术沙龙又举办了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当时,鄢文豪忐忑地拿着水性笔和笔记本找张启发院士为JC题字。谁曾料到,张老师看后不但不拒绝还说道:“我给你找一支好笔来写!”于是,工整而隽永的“激扬梦想、追求卓越”八个字成为JC的精神符号。
2019年12月31日,师生在西运动场跨年,由JC组织的狮山欢乐节“六向拔河”比赛欢乐上演,师生欢笑的画面令人沉醉……这几年,在殷平、陈振夏、鄢文豪等年轻教授的带领下,JC不断延展,发展了JC Bioinformatics分支开展生信培训、在“哔哩哔哩”设立了“脑子有大泡泡”账号开展直播、开设了“学术沙龙JC”微信公众号……华农声音、学术精神播撒得越来越广。
越来越活跃的方式,赋予JC新的内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积沙成塔:JC学术沙龙300期纪事
相关推荐
- 界面过程与土壤健康国际研讨会在线召开
- 水产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新进展
- 植科院导师学校开展《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研学活动
- 建安部进社区开展“e建安”服务平台使用宣传活动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随州开展暑期务虚会暨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
- 附校教师获湖北省少先队辅导员职业素养展示特等奖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于歆杰教授来校作“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相互促进”主题分享
- 学校开展“师生共上一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警示课”活动
- 科发院召开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十四五”规划论证会
- 我校召开十届纪委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
- 我校党外人士热议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 校长李召虎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第三届水虻与微生物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战“疫”快报】浙江大学动物医学系教工向动科动医学院抗疫捐款
- 【战“疫”故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 我校在水稻生殖隔离的动态平衡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华中农业大学创新做好“云思政” 保障疫情期间学生成长“不掉线”
- 学校召开6月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4次调度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