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肿瘤精准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召玉)近日,我校韩鹤友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华庚合作,针对临床上常用的光声试剂在注入肿瘤病人体内后一直保持常开(always on)状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瓶颈,设计了一种原位纳米酶放大的近红外II肿瘤精准治疗平台,实现了对乳腺癌的化学动力学和光热联合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Nanozyme-Amplified NIR-II Phototheranostics for Tumor-Specific Imaging and Therapy”为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
近红外二区(NIR-II)肿瘤光疗技术,由于其较强的穿透深度、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无创伤性等优点,在纳米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常开”光疗剂往往有许多不良副作用,阻碍了其临床试验的进展。为了克服这一瓶颈,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原位纳米酶放大显色纳米反应器,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超小型PtAu纳米颗粒负载于金属有机框架,用于特定的乳腺癌肿瘤治疗,同时保护了正常组织不受损伤。作为一种智能光声诊断试剂,构建的纳米反应器通过H2O2激活和酸增强状态,打开光声信号,对肿瘤部位进行术前的精准定位和诊断。作为一种纳米酶,肿瘤组织的特殊微环境引发活性氧对其进行催化损伤,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CDT)。同时,被氧化的TMB对肿瘤组织进行光热疗法(PTT),实现了CDT和PTT最佳组合的“一体式”联合治疗。本研究中的纳米酶可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消融,有望在肿瘤治疗中进一步开发智能纳米酶。
TMPAs的表征
TMPAs的酶活性及催化机理
TMPAs的体外协同抗癌作用
TMPAs的体内光声成像诊断
该研究通过原位纳米酶放大策略,为肿瘤的精准治提供了新的方法。体外和体内试验均表明,该原位纳米酶放大的近红外二区肿瘤精准治疗平台能够准确有效地消融肿瘤,实现了对乳腺癌的CDT-PTT联合治疗,同时对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非常小或免受损伤。
我校博士研究生马召玉为该文章第一作者,我校韩鹤友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梁华庚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成果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审核人:韩鹤友
【英文摘要】
The discovery of near-infrared-II (NIR-II) tumor phototheranostics holds a great promise for use in nanomedicine on account of its enhanced penetration dep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noninvasiveness. However, contemporary "always on" phototherapeutic agents often have many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that hinder their clinical trial progress. To overcome this dilemma, an in situ nanozyme-amplified chromogenic nanoreactor by loading 3,3′,5,5′-tetramethylbenzidine (TMB) and ultrasmall PtAu nanoparticles into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is developed for specific tumor theranostics, leaving normal tissues unharmed. As an intelligent photoacoustic diagnostic agent, the as-constructed nanoreactor remains silent until they enter the tumor site (H2O2-activated and acid-enhanced conditions) and turns on photoacoustic signal to render a preoperative tumor diagnosis. As a nanozyme, the special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tumor tissue is used to initiate its catalytic damage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for chemodynamic therapy (CDT). More importantly, the TMB is oxidized, and the subsequent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 can be realized leading to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CDT and PTT to concurrently fight obstinate cancers. The present “all-in-one” phototheranostics utilize nanozyme-augmented NIR-II agents for specific tumor ablation, which are promising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nanozymes in the tumor therapy.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10376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肿瘤精准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果树系教工党支部与学校办公室党支部开展党史联学活动
- 我校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 经济管理学院为毕业生党员开展离校前“最后一堂党课”
- 李召虎调研指导植科学院就业工作
- 学校召开绿化工作委员会会议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教授做客“微生物学前沿论坛”
- 严建兵一行赴海南省推进科技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
- 微生物免疫团队鉴定新型CRISPR信号分子降解酶
- 学校召开6月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高翅客串“云”主播与师生校友共赏狮山绿柳
- 打通“信息孤岛” 实现玉米多组学数据“云端”集成检索分析
-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onald Grierson 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 我校学者发现DNA拓扑异构酶1在苔藓植物雄性生殖干细胞及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新功能
- 学校师生深入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湖南省科技厅等单位来校交流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
- 我校与清华教师共话《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34次工作调度会
- 再荟狮山,补你一场未完成的仪式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