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棉花团队在棉花遗传改良研究中有新突破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敏)近日,我校棉花团队袁道军副教授与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合作研究成果发表,研究对643份异源四倍体棉花深度重测序了,综合已发表的1000余份棉花重测序资源,构建了异源四倍体棉花的系统发生树,量化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瓶颈,获得了驯化选择和遗传改良的基因组选择区间,确定了陆地棉、海岛棉驯化起源和扩散的平行路径,并揭示了两个栽培棉种间的相互渗透规律,为棉花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丰富的遗传资源。
棉花(Gossypium spp.)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天然可再生纤维、食用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目前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棉花是两个异缘四倍体棉种:陆地棉(G. hirsutum L.)和海岛棉(G. barbadense L.) ,产出全世界97%以上的纤维。两个棉种均起源于美洲,在至少4000年前被人类驯化。人工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改变了棉花种子休眠丧失、纤维变长变白变多、光周期敏感性丢失等表型性状。
为了探究导致这些表型改变原因,以及人类在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选择和丢弃了哪些基因组,同时为了解决由于缺乏野生型和农家种的种质资源和基因组遗传信息,无法准确剖析棉花驯化和改良的深层次遗传机理而制约棉花的品种改良,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研究挑选643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异源四倍体棉花种质资源,其中352份是野生型和农家种,采用PCR-free的建库方法,利用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测序,共获得42Tb的干净碱基,平均每个样本有效测序深度高达23倍。研究人员整合已释放的棉花重测序数据,经过筛选,保留了1024份异源四倍体棉花材料进行下一步分析。在7个异源四倍体棉种中共检测出53.7Mb高质量的单碱基多态性位点(SNPs)和5.9Mb的短插入缺失位点(InDels,<10bp)。利用这些SNPs信息,构建了异源四倍体棉种的系统发生树,量化了7个异缘四倍体棉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种间的群体分化程度,确定了陆地棉和海岛棉单次起源而平行独立驯化的关系。
通过主成分、群体结构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确立了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亚群分类,全面勾绘出两个棉种的起源、驯化和遗传改良的路径,全面评估了陆地棉和海岛棉各个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驯化瓶颈。研究还检测出两个棉种的驯化选择位点,发现两个棉种的驯化选择相互独立,在两个亚基因组间存在不对称性。另外还发现两个棉种在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存在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且在物种间和亚基因组间均存在不对称性。
本研究极大丰富了棉花的遗传信息资源,揭示了棉花驯化选择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机制,为棉花进一步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更有效地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审核人:袁道军
【英文摘要】
The two cultivated allopolyploid cottons, Gossypium hirsutum and Gossypium barbadense, represent a remarkable example of parallel 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 both involving dramatic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under selection from wild perennial plants to annualized row crops. Deep resequencing of 643 newly sampled accessions spanning the wild‐to‐domesticated continuum of both species, and their allopolyploid relatives, are combined with existing data to resolve species relationships and elucidate multiple aspects of their parallel domestication. It is confirmed that wild G. hirsutum and G. barbadense were initially domesticated in the Yucatan Peninsula and NW South America, respectively, and subsequently spread under domestication over 4000–8000 years to encompass most of the American tropics. A robust phylogenomic analysis of infraspecific relationships in each species is presented, quantify genetic diversity in both, and describe genetic bottlenecks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ation and subsequent diffusion. As these species became sympatric over the last several millennia, pervasive genome‐wide bidirectional introgression occurred, often with striking asymmetries involving the two co‐resident genomes of these allopolyploids. Diversity scans revealed genomic regions and genes unknowingly targeted during domestication and additional subgenomic asymmetries. These analyse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depiction of the origin, divergence, and adaptation of cotton, and serve as a rich resource for cotton improvement.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00363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棉花团队在棉花遗传改良研究中有新突破
相关推荐
- 校党委书记高翅和新生“共话大学”
-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大会(华中区域会场)在我校举办
- 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巡视员聘任会议
- 生科院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云辅导”
- Animal Diseases召开2021年度编委会
- 学校2021年教职工篮球联赛决出冠军
- 我校教师受聘新一届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 关于国庆假期“非必要不外出”的倡议
- 我校举办“青春有爱,防疫抗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 科研精神下的“美好时光”
- 学校召开6月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
- 奥本留学宣讲活动在线举行
-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畜牧领域项目启动会举行
- 2021年湖北水稻大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 外国语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
- 我校农场退休党支部荣获 湖北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
- 理学院联合发起“榜样,你好!”党史人物视频讲述活动
- 我校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兽医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林思劼、宋杨做客狮子山导师学校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调研指导我校社区志愿服务试点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