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纤维素合酶结构被我校学者解析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襄南)近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和蛋白质科学研究团队合作解析了棉花纤维素合酶(GhCesA7)的结构,在相关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利用哺乳动物表达体系和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GhCesA7的同源三聚体结构,并发现了三聚体的构象主要由TM7和PCR结构域稳定,同时也通过体外同位素标记方法证明了GhCesA7的体外活性,揭示了GhCesA7合成糖链的分子机理。
纤维素是由β-1,4-葡聚糖构成的多糖聚合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人类最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也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纤维是最主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在棉花纤维次生壁中纤维素含量可达90%以上。高等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由定位在质膜上的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 CesA)合成。纤维素合酶是一个大的多亚基复合体,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深入探究棉花纤维素合酶的结构及合成纤维素的机制,有助于理解棉花纤维次生壁沉积进程,设计育种改良纤维品质。研究者说:“解析纤维素合酶结构,进而优化纤维合酶活性,可提高生物质能源再生效率。”
纤维素合酶(CesA)属于GT-2(Glycosyltransferase Family 2)型糖基转移酶,其在高等植物和少量细菌如红细菌中都有分布。细菌中的纤维素合酶(Bacteria Cellulose Synthase, Bcs)的结构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报道,其机理也相对比较清楚。然而高等植物中只有杨树的CesA结构有报道。
这项研究基于棉花遗传改良团队绘制的海岛棉和陆地棉的参考基因组(Nature Genetics, 2019),获得了全部34个CesAs的序列及表达信息,并进行密码子优化,进行哺乳动物表达体系表达筛选, 获得了GhCesA7蛋白并成功解析了它同源三聚体的结构。发现TM7和PCR稳定三聚体构象的关键结构域,而之前基于生物信息预测的8次跨膜结构域实际上在结构中只有7次跨膜,预测的跨膜结构域5(TM5)实际上是一段Interface Helix(IF3)。三聚体的每个单体里都是可以看到一段糖链的。进一步和细菌的BcsA-BcsB复合体对比发现一些对活性影响很大的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色氨酸等在真核和原核生物里都很保守。
纤维素合酶活性实验中,通过突变第540位天冬氨酸、第742为天冬氨酸、第784位色氨酸会导致CesA活性的明显降低。体外表达CesA以同源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但体内有可能以异源三聚体的形式负责纤维素的合成。这项研究解析了棉花中纤维素合酶的结构,为进一步解析CesA异源多聚体的组装及超级复合体的结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审核人:涂礼莉
【英文摘要】
Cellulose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organic polymers in nature. It contains multiple β‐1,4‐glucan chains synthesized by cellulose synthases (CesAs) o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higher plants. CesA subunits assemble into a pseudo‐6‐fold symmetric 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 (CSC), known as a ‘rosette complex’. The structure of CesA remains enigmatic. Here we report the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homotrimeric CesA7 from Gossypium hirsutum at 3.5‐angstrom resolution. The GhCesA7 homotrimer shows a C3 symmetrical assembly. Each protomer contains seven transmembrane helices (TMs) which form a channel potentially facilitating the release of newly synthesized glucans. The cytoplasmic glycosyltransferase domain (GT domain) of GhCesA7 protrudes from the membrane, and its catalytic pocket is directed towards the TM pore. The homotrimer GhCesA7 is stabilized by the transmembrane helix 7 (TM7) and the plant conserved region (PCR) domains. It represents the building block of CSCs and facilitates microfibril formation. This structure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eukaryotic cellulose synthase assembles and provides a mechanistic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tton fiber quality in the future.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57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棉花纤维素合酶结构被我校学者解析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武汉高校第九届“导航杯”实践活动教育节中获佳绩
- 我校学子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两银五铜
-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与祝鑫工作室联合推出“明说吧”短视频专栏
- 我校召开第二届园艺与植物生物学国际研讨会
- 【战“疫”快报】我校连续10天无新增病例
- 绿色协会“愿望卡”:赋能新时代环保“绿之梦”
-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2次调度会
- 钟涨宝教授当选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 【狮山欢乐节】别样庙会美食探秘
- 党群退休老党员畅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学习体会
- 教室再响“老师好” 我校附属学校如期开学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我校研究团队在莴苣进化和代谢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生科院“三重关爱”助力返校学子开启校园生活
- 理学院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宣讲会
- 华中农业大学在植物油脂降解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 第八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微生物基因组学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 【战“疫”故事】绿化保洁服务中心: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美化师”
- 李召虎讲授《绿色中国》思政课畅谈“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