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行者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顶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以来,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凸显了导师队伍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记者就如何进一步压实导师育人责任,采访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植物保护学教授王满囷。
问:您如何理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答:我想从两个层面来谈谈我的理解。一是从逻辑的角度。“导师”这个岗位是怎么来的?是因为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需要有专门的人来指导,所以才设立了导师这个岗位。“导师”不是职称体系中一个固定的层次,也不是荣誉称号,而是因研究生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岗位,可以说,是研究生给予了老师成为导师的机会和权力。所以,选择成为导师,就意味着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二是从现实的角度。为什么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的地位?这是由研究生的培养特点的决定的,跟本科生的“团队培养”不同,研究生的培养是“师徒制”,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跟导师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导师对其影响也最深,可以说,一个研究生的未来跟导师息息相关,所以,导师当之无愧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
问: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
答: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动员会上,严校长讲到我校研究生教育在教与育协同、导学关系、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我触动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没有更新。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第一步就必须更新观念,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从人的一生来看,研究生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培养和教育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辈子的幸福,除了知识之外,素质、能力、品质都不可忽视,一个拥有健康身体、健全身心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二,要注重言传身教。要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首先导师自身德行要立得住,唯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使研究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永远忘不了初来华农时,7月骄阳下张国安教授亲自带我下水田,在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汪钟信教授、雷朝亮教授主动听课评课……我们都要像前辈们学习,践行“以德立人,润物无声”。其三,要处理好导学关系。把研究生视为科研伙伴,而不是导师的“打工人”。把研究生培养和完成导师个人的科研项目区分开来,让研究生接受科学方法论训练,激发其学习自主性和探索精神,而不是机械地完成科研任务。对研究生要严慈相济,既要明确标准、严格管理,又要平等交流、深度对话,涵育融乐的实验室文化,打造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
问:您认为导师评价最关键是评什么?如何做好导师评价工作?
答:研究生培养质量是评价导师的最关键的因素。要做好导师评价,我认为有三点需要考虑,一是全程。不能简单把“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作为评价导师的导向,要突出过程管理和动态评价,建立涵盖培养全流程的培养质量监管评价体系,明确导师在环节过程中的权、责、利。二是多维。导师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属性和发展方向要求有差异,不同学位类型培养目标有差异,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深度和路径等有差异,只有多维度设定评价标准才能夯实导师培养责任。三是多元。一方面,评价指标要多元,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职责+素质+成果”的评价办法;另一方面,评价主体要多元,采用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等多主体共同评价的方式,实现多主体间相互补充纠正,降低主观评判误差。
问:有的研究生反映导师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对此您怎么看?
答:高校教师科研、教学等压力普遍存在,但这不能成为导师疏于指导学生的借口。足够的指导精力投入是提升培养质量的保障,良好且充分的互动是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基础。推动导师对学生日常指导的“课程化”建设,有助于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导生沟通机制,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导师指导更聚焦,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成长规律、学业不同阶段等有组织、有目的地设计指导或交流的主题和内容;二是学生学习更主动,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明确所处研究领域的现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与导师交流、探讨;三是制度设计更明确,明确规定导师指导学生课时要求,将其纳入到考评体系范围中,发挥“指挥棒”功能,把导师引导到人才培养的一线。
另外,经过实践探索,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相较于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优势突出,不仅保障了指导精力投入,而且开阔了学术视野,加强了团队文化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导师指导水平起到了双提升的作用。
(通讯员:黄彩薇 宋丽波 审核人:镇志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做研究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行者
相关推荐
- 我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
- 34名新生提前开通图书馆借阅权
- 高翅看望河南校友并出席狮景会中原分会年会
- 高翅赴海南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 第二十八期“清涟”跨学科论坛举行
- 我校4个2016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 读书,当为大学的底色
- 高翅、李召虎指导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事业发展工作
- 丰农控股助力我校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 Nature Plants 在线发表华中农业大学津田贤一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
- 高翅、李召虎一行赴海南推进校地合作
- 我校学子在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上破多项校纪录
- 植科院以线上专题学术研讨会招聘人才
- 青春快闪:追寻生命的意义
- 【战“疫”故事】水产教师积极行动助力产业战“疫”
- 学校参加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培训班
- “别开生‘棉’——一朵棉花背后的故事”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 学校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文章和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座谈会
- 周永顺校友做客我校“三农”讲坛
- 文法学院教师走进建始县景阳观小学开展艺术课堂活动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