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金牌获得者熊若愚:付出的越多,越舍不得放弃
熊若愚同学(学通社记者 崔一凡 摄)
熊若愚男子跳远破纪录瞬间(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在东运动场的沙坑前,他弓下腰,双手紧握拳头,两眼盯着前方,调整自己的气息。当裁判员挥旗示意后,他迈开大步,一阵箭走如飞的狂跑,速度愈来愈快;到达踩板处,猛地一跃,两腿向前伸展,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地的瞬间,扬起的飞沙伴随着观众们的惊叹。
超越(学通社记者 崔一凡 摄)
熊若愚以7.20米的跳远成绩打破校男子跳远纪录(学通社记者 邵子衿 摄)
这是10月31日上午,来自园艺林学学院的高水平运动员熊若愚参加比赛的场景,他分别以15.09米和7.20米的成绩获得我校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男子三级跳远和跳远决赛项目第一名,并分别打破校纪录,成为我校第一位在同一届运动会上打破两项不同项目校纪录的同学。
“运动让我痛并快乐着”
熊若愚从小就在体育方面展现出了比较好的天赋,倍受教练青睐。但他也说道,由于个性贪玩,曾四次崴脚,严重时三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脚踝受伤后训练成绩开始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的经历,熊若愚依旧记忆犹新。“省赛是带着伤参加的,摘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当时很开心,因为首次参赛就能拿到奖牌。”
但由于比赛时间安排的紧急,熊若愚的旧伤未完全恢复,中途还出现了新的拉伤,加重了旧伤。“同一个地方一连被拉伤过十一次,”他回忆到伤病的经历,“全国比赛时,第一跳就伤得很严重,走路时也会感到疼。”在决定能否晋级决赛的后两跳中,他强忍疼痛和心理上的压力闯进决赛,却由于伤痛无缘金牌。
拉伤痊愈后,他继续刻苦训练,但因暴力用力,又导致了腰伤,连正常的走路甚至都无法实现。他回忆自己曲折的经历坦言道:“累是很累,如果你热爱它,你会感到快乐。痛并快乐着”。
“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熊若愚的偶像是他的教练,中国国家田径队知名运动员云知明。熊若愚讲起自己和偶像的故事,不由得笑了起来。青运会决赛的失利曾让熊若愚一度失落,遗憾和自责充满了他的内心,他自认自己辜负了教练的期望。云教练则将自己中国队的队服送给了他,并鼓励他以后多比赛,抓住机会,在比赛中历练自己。
当谈到教练的经历时,熊若愚表示自己云教练也是经历坎坷,多伤多病,但他刚毅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这种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不断追求,向着梦想——全国冠军而勇往直前。”
高强度的密集训练让熊若愚经常性拉伤,而每一次治疗拉伤的过程,对于熊若愚的父母来说,都是不愿提及的痛苦回忆。可熊若愚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梦想的追去。
出于对儿子的心疼,熊若愚的父母产生了动摇,他们劝说他放弃走体育这条路,选择专攻学习文化课。但他认为自己不能放弃:“已经付出了太多,让我舍不得放弃。没有选择,必须坚持。”熊若愚告诉自己,也许前途未必是光明坦荡,但是只有努力过,才算无愧于心,“如果结果不尽人意,那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因热爱而付出,因付出而坚持”
谈到为什么愿意为之付出,熊若愚稍作思考回答道:“因为热爱”。面对训练带来的伤痛,他表示并不后悔,应该一直向前走。付出的越多,越不舍得放弃。
熊若愚家住湖北省枝江市,今年年初,严峻的疫情形势接二连三的阻挡了开学复课的脚步。但是他依旧每天坚持运动。没有沙坑,就在平地上训练。面临体考,为了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他在家里摆上工具训练腿部力量,进行爆发力和耐力练习,通过平板支撑等加强核心力量。六点钟起床,忍者伤病的困扰,至少训练两小时。
“自制力强”是他的自我评价。居家学习期间,他拍摄了很多自己训练的视频,记录每天的生活。进入大学以来,熊若愚从军训时起就开始每天拍视频“打卡”记录自己的跳远过程,反复观看,揣摩自己动作上的不足。当遇到挫折时,他也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让时间去抚平伤痛。他也经常查找其他“高手”的比赛视频,找出与他们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课业繁忙就减少自己的娱乐时间来加训,两者必须同时兼顾。” 如何平衡学习与体育的关系也是熊若愚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学习和体育必须结合起来,不存在倾向性。“经常是三点一线的连轴转,教室上课,食堂吃饭,操场训练,然后是再教室自习。”这是熊若愚入校以来的生活常态,训练之余,学习从未落下。为了训练,他放弃了本该轻松的大学生活,在旁人酣睡之时,在他人娱乐之时,竦身独行于运动场,毅然选择跳远这条道路。“学习好”“体育好”早已成为同学、朋友对熊若愚的共同评价。
熊若愚参加接力赛(学通社记者 崔一凡 摄)
尽己之力铸团队之魂
个人竞争与团队合作,这是熊若愚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个人竞争考验的是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拼敢闯的想法,而团队合作则需要队友之间的磨合,只有既自己努力拼,又学会团队合作,才能走得又快又远。”
开学后,熊若愚通过考核加入了园艺林学学院篮球队,经过他和团队战友们的奋勇拼搏,所在队伍获得了新生杯篮球赛冠军。在本次田径运动会中,熊若愚还参加了4×100和4×400两项团体项目,平时的日常训练中,无论课程何时结束,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运动场与田径队的队员们一起,练速度、练短程跑步、练交接接力棒。
他奔跑在绿茵场上,坚定的脚步,是热爱,更是责任、是担当。最终,在4×100接力赛中,他和队友们获得团体第三名的成绩。他说,收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奖牌,更是一个生如夏花般绚烂的自己,这就是团队合作的韵味。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身如逆旅,一苇以航。
心之所向,是无尽的远方;心之所向,是梦想的篇章。因为有值得他奋不顾身去热爱的东西,有值得去义无反顾追求的东西,因为这些美好,所以不曾选择放弃。
最后的期待,叫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系 学通社记者 吕梦涵 张宏坤 通讯员 王一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枚金牌获得者熊若愚:付出的越多,越舍不得放弃
- 上一篇:钟涨宝教授当选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 下一篇:师生同上竞赛场,精彩瞬息显力量
相关推荐
- 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扎根基层教育 在服务中书写未来
- 李艳教授与新生畅谈“从污水处理到油水融合的跨越”
- “十四五”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水稻团队发布基于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植物基因组序列变异调控效应的网络服务
- 我校召开年终科技工作会议
- 校医院健康讲堂:女性的健康与未来
- 本科生院团委党总支党员接力诵读党史经典
- 我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
- 王佳伟研究员谈植物单细胞图谱研究进展
- 第60届体育运动会首日战况
- “非洲猪瘟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校举行
- 华中农大为延期报到的41名新生举行开学典礼
- “‘益菌’突起——且看食用菌如何保卫世界”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 校科学研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 我校获批5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文法学院开展“颂《红岩》”主题党日活动
-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发展研讨会
- 备赛:蓄势燃情时刻
- 学校办公室召开2020年暑期务虚会
- 我校构建首个棉花纤维高分辨率动态3D基因组结构图谱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