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让教学更智慧
三教B202智慧教室(记者 彭雨格 摄)
“教室上面那个星空真的好看。”9月28日,新生开学第一节课,动医2004班张浩走进三教B202教室前,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学学习将从一间充满科技感的智慧教室开始。但他很快发现,比蔚蓝星空更吸引人的是,依托智慧教室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与过去的学习体验完全不同。
许多使用智慧教室的老师也认为,全新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幸福感。比如,理学院教师徐胜臻就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课程开展智慧教学,在他看来,采用这样的智慧教室教学,可以改变老师“一言堂”的灌输,学生能够在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收获更多。
智慧教室“云端课堂”互动(记者 彭雨格 摄)
备受欢迎的智慧教室,是在维修改造原有多媒体基础上,配备“长江雨课堂”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期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线下线上平行授课、课内课外同步教学等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已建成9间智慧教室投入使用,分布在一教、三教、四教。
积极主动学习,真好
10月7日,《有机化学B》第三次课,学习内容是饱和脂肪烃。在三教B202教室内,张浩和同学们分8组围坐,每个小组附近有一块显示屏。
徐胜臻老师在智慧教室上课(通讯员 杨正莲 摄)
上课前,张浩他们已经按照课程老师徐胜臻发布的课前任务,提前看完有机化学MOOC相应视频,并开展小组讨论,完成单元测试。课堂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在“长江雨课堂”发布的进门测试题,并讨论出相应知识点,将其拍照投稿并投屏到教室内的大屏幕上,老师逐一点评。
课后同学向徐胜臻老师请教问题(通讯员 杨正莲 摄)
自主讨论时,老师一直走在各小组之间,不时给予鼓励。在教师主讲环节,集中学习重难点,从课前讨论报告的学情分析中了解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有待解决,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学习方式很新颖。”动医2004班任国开认为,小组讨论的形式考验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早在第一次课时,徐胜臻就通过性格测试等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鼓励大家自告奋勇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前八名被任命为学习小组长并组建团队。遵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徐老师建议每个小组男女搭配,有胆大也有胆小的,有热情的也有安静的,有化学基础好的也有相对弱一点的。这些学习小组甚至还以化学元素命名,比如烷镁无炔小组、氟氯双全小组等。
张浩就是第一次课率先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成了小组长。他认为,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同学们更熟悉,小组讨论也很自由,他说:“比高中的课堂,更能发散我们的思维。”
在刘丽亚老师的大学英语课堂上,食科2001班杜冬宇称呼分组围坐的同学们为“圆桌骑士团”。在杜冬宇及其同学们看来,这样的坐法更容易营造一种活跃的氛围,他的同学刘一鸣认为:“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参与讨论,而且老师会一步步引导,同学们都在慢慢变得积极主动。”环工2006班的卢则君认为:“这个课堂互动和讨论比较多,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分享自己的答案、想法。”
在四教C208、C209教室主讲《雅思写作》、《通用学术英语》等课程的外国语学院教师许雪芬也发现,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事实上,小班教学、分组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深度互动等,正是智慧教室通过软硬件的设计想要创设的教学情境。本科生院实践教学管理处处长刘震表示,智慧教室的目标就是要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学习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加有效的课堂学习。
智慧教室到底能给教学带来什么?在本科生院教学运行管理处处长王春潮看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贯通学习,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横向延伸和纵向深化,培养自主探索的习惯和精神。
教学设计要以学为中心
在外国语学院教师刘丽亚向往的教学环境里,有环形围坐的桌椅摆设,灵活多变现代互动媒体,教室更像是师生、生生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园地,学生是独立的思考者,老师是灵魂的指引者、学习经验建构的搭建者、组织者、参与者、倾听者和反馈者,不是“圣坛”上的布道者。
这个源于2015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见闻而产生的梦想,今年终于实现了,她说:“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理念。”在刘丽亚看来,语言的本质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在传统的教室虽然也在践行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learning by doing",在经历中拓展自己的认知深度和广度,而智慧教室的环境能够在外在环境上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刘丽亚老师正在上大学英语课(通讯员 杨正莲 摄)
刘丽亚尤其喜欢智慧教室给教学带来的便利。比如,飞屏的效果让学生在教室360度都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提示内容,不像传统课堂一致面向讲坛,这在形式上就弱化了以教师为中心,从而激发学生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转换。再比如,四周的一体机可以作为不同主题的海报墙,老师提前准备好直接投射,或者小组活动作为学生展示的版面,提高课堂效率。
9月28日,新生第一次大学英语课。刘丽亚告诉大家一定要自主学习,她说:“能借助“慕课”(MOOC)视频等资源进行学习的一定要课下自己学,课下找不到的资源才是我的价值。”当天的课堂上,她还告诉同学们如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时长要求、学习任务,以及考核方法、课堂规范等。刘丽亚认为,课前学习可以实现识记,课堂上侧重能力培养。
像刘丽亚一样,老师们讲解学习方式和考核方法时,尤其强调自主学习。比如,理学院教授王运在三教B203教室告诉智慧农业2001、2002班的同学们,《大学化学》教学方式是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线上通过视频、随堂测验、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讨论、结业考试等自主学习;线下则采取专题讲座、翻转课堂、随堂测试、课外作业等多种方式。考核方式是过程考核,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5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
在智慧教室上课有什么不一样?许多老师表示,教学设计需要重新调整。比如,徐胜臻认为现在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老师需要课前、课中、课后全面督促。王运认为,课堂组织比以前容易,但是需要事先规划提前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多调整还在持续探索中。比如,工学院教师谢坤表示,虽然《理论力学》理论性较强,但今后也将不断探索能够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的教学方法。10月7日,即将开始在智慧教室上课的理学院教师周媛媛,特意在三教B202教室旁听徐胜臻讲课。她说,通过观摩徐老师的课堂,自己也有了更多教学设计构想。
更好利用,更多可能
信息技术中心熊小进老师至今记得,外国语学院教师许雪芬第一次接触智慧教室时,声称有“技术恐惧症”。第二天,许老师在四教C208有课,熊小进赶紧去帮忙。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许老师正娴熟地一边操作,一边给正在调研智慧教室的学校领导讲解。
“操作很简单,很容易上手,用起来非常方便。”许雪芬开心地表示,自己用了一次之后就能全部熟练操作了,现在对智慧教室“超级喜欢。”
王运老师正在上化学课(通讯员 杨正莲 摄)
无独有偶,今年55岁的理学院教授王运,也在第一次使用智慧教室时请了一位年轻老师协助,第三次课就全部熟练。
老师们的这些使用反馈,让熊小进颇感欣慰。智慧教室的建设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调研、论证、规划和设计,学习借鉴了其他高校的经验,也规避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熊小进表示,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守实用原则,让老师敢用会用善用,系统简洁,管理维护方便,设备一体化。
根据功能和用途不同,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9间智慧教室分为资源建设、多屏展示、案例对战、综合智慧等四大类别。
其中,资源建设类智慧教室,适用于全校各类课程和专业教学的资源建设,通过精品录播系统,教师能够实现自主或者导播方式录制微课、“慕课”等课程视频。多屏展示类智慧教室,主要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课程和专业教学,实现教学推导、板书,同时实现大屏同步展示,留存和回放。案例对战类智慧教室,主要适用于英语、经济管理、法学等语言、管理类课程和专业教学,实现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各类管理、商务、语言环境的场景模拟。综合类智慧教室实现大面幅、高清晰度的视频展示,高还原度、逼真震撼的声场环境,满足各类大型报告和专业学术活动的需求。
目前智慧教室的课程安排,优先考虑开展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本科生院教学运行管理处处长王春潮表示,智慧教室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还需要继续探索真正为个性化学习服务。
院长工作会议现场(通讯员 杨正莲 摄)
10月5日,学校召开院长工作会议,特意将会场选在三教B202智慧教室。校长李召虎在会上表示,各个学院要积极谋划如何充分使用智慧教室资源,不仅要有明确目标,还要树立充分使用智慧教室的课堂典型。
座谈会上高翅与老师们交流心得(记者 彭雨格 摄)
10月8日,智慧教室教学座谈会在三教B202智慧教室举行,校党委书记高翅出席座谈会听取教师代表们的使用体会。高翅表示,智慧教室的核心是智慧,要努力创造智慧情境,以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成才。他建议老师们及时调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加强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要善于分析信息反馈并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未来,要在用好智慧教室的同时,探索智慧教材的建设,进而形成智慧教学生态系统,构建一个人本的、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的智慧校园。
(本文作者系文化办 杨正莲 审核人 吴义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智慧教室让教学更智慧
- 上一篇:“双水双绿”双创班创业与实践课开课
- 下一篇:青平到图书馆调研
相关推荐
- 研究生毕业就业工作扫描:举措在云端 牵挂在心里
- 高翅检查指导新学期准备工作
- 我校学者揭示十字花科植物免疫进化机制
- 第九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战“疫”故事】我校研究生白威康复后捐献血浆救治危重症患者
- 新生大学开课第一天:200余名干部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 我校校属企业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 我校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系列报告
- 【狮山欢乐节】别样庙会美食探秘
- 备赛校运会:运动场上的青春律动
- 我校举行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 我校在硒与生态安全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 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暑期青年论坛
- 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教赛”邀请你来观摩
- 文法学院强化“三入”营造迎新季研究生学术文化氛围
- 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校召开
- 我校与襄阳市中心医院等共办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联合培养研讨会
- 我校获得2021年度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立项
- 姚江林带队赴襄阳推进“未来食品工程师学院”工作
- 节目《月光变奏曲》的幕后故事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