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狮山再逐梦
“回到学校真好!接下来我要回归实验室恶补课题相关工作。”食品科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小娣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到。
6月10日,学校迎来首批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学子。从去岁大寒到今夏芒种,他们在阔别近5个月之后再会狮山,再逐梦想。
呵护安全
早上7点刚过,位于香樟路与狮子山大道路口的返校报到点就已经陆陆续续有学生前来排队。动科动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崔伦成便是其中之一,6月9日接到返校通知后他立即买了火车票。
和崔伦成不一样,租住在南湖的动科动医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朱和超同学一路骑行电动车返校,他背着双肩包用车托着行李,一边看手表、一边观察着报到点的流程。他表示,离华农不远,但始终不能进校,今天总算可以返校了。
7点30分不到,报到点已经有10余人在等候区等待核验。7点53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杨大兵成为第一个核验入校的同学。
入校二维码核验
核酸检测登记
他们陆续通过等待区、行李消毒区、全自动测温区、绿码查验点、核验进校二维码及领取爱心防疫物资点、核酸检测点和摆渡车乘车点,从报到点到公寓,全程无缝对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同学入校时间不到2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入校核验二维码在“我在校园”小程序上实现,学生通过学生端扫描老师端二维码即核验通过,全程只需几秒钟。
在核酸检测点,同学们登记好手机号并验证第二代身份证后即可开始检测。检测点人间距1.5米,并在地面张贴了站立标识,以保证社交距离。
入校程序结束,王小娣坐上久违的校车、欣赏着道旁的学校景色,她说:“现场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准备工作到位,学校送来防疫礼包,还安排了免费校车接送,感觉特别周到。”
暖心服务
园艺林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豫说,在火车上就很激动,一直想象学校的样子,从火车站到学校更是思绪连绵,直到进校她还再次确认,这真就是“云赏狮山春”里的样子。
“欢迎同学们!”早上7点40分,校党委书记高翅来到报到点,看望慰问第一批返校学子、检查指导服务保障工作。副校长王建鸿,校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张金洲,研究生院、建安部、后保部、校医院主要负责人也来到报到点。
“我们4人在这里值守了一夜,保护报到点物资和设备,”建安部程华说,“因为昨天晚上下雨,怕风刮跑帐篷,我们加强了特勤力量。”而早上6点30不到,26名特勤人员已全部到位,值守安保一线。
“请出示一下二维码”“前方直行核酸检测”“骑车注意安全”……从早上7点20开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李志强便来到报到点开始忙碌,分装爱心防疫包、摆放桌椅、检查通信设备,当看到有同学电动车未停稳,他主动上前帮助扶车并提醒注意安全。
返校同学在校园摆渡车上
校医院在报道点现场设置了医疗点,提供应急医疗服务。为预防下雨天气,研究生院为报到学生特意准备了雨衣。
中午时分,记者在荟园食堂看到,100余张饭桌排列整齐,返校学生在这里一人一桌一椅,同向而坐、安静进餐。在食堂大厅一旁,修葺一新的洗手池可提供返校学生餐前餐后冲洗消毒。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孙玉珺说:“到校园感到格外的亲切,看到老师和保障服务的工作人员在雨中依然为学生返校工作忙前忙后,感觉很温暖。”
杨雯惠同学在宿舍楼下登记测体
返校同学在公寓楼下登记信息
随着一辆校园摆渡车到达桃园食堂站,5名同学们拉着行李走向他们的寝室。此时的学生公寓楼内,工作人员已完成当日消毒,走廊干净整洁,防疫须知张贴在醒目位置,清新明朗的公寓静待“主人”归来。
园艺林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杨雯惠走到荟园11栋公寓楼下,洗手消毒、出示校园卡、测量体温、登记详细信息,完成“双核”后她与楼管阿姨亲切地打了个招呼,走进了“久违”的418房间。
打开寝室的门,杨雯惠发现房间里竟没有因久无人住而布满灰尘或蜘蛛网,原本担心假期因摆放时间较长而腐烂的水果和食物也早已被宿舍管理员清理,她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再逐梦想
“草木已荣,归期已至”。随着第一批学子返回学校,解除暂停键的狮山整装前行、再逐梦想。
“我要赶紧去实验室了”“终于可以继续开展科研任务了”“不知道我的实验材料还能不能使用”……当记者在随机采访提出“返校后要做的第一件事”的问题时,第一批返校同学的答案几乎一致。
上午9点30,刚返校不久的杨浩没做任何休整就立刻走进了位于生物医学中心的实验室。这名水产学院水产动物医学系2019级的博士研究生一进实验室便“奔”向四膜虫培养试管。原本假期就要处理的这批材料因为疫情被一直搁置。幸运的是由于实验室助理的悉心照管,这批实验材料安然无恙。忙碌的杨浩说:“时间不等人,既然我回来了,就不能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因为科学研究不能停滞。”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杨大兵同学身上。一回学校,他就来到试验田和导师牟同敏教授及师兄师姐们参与到水稻播种中来,平田、播种、标记、盖膜,这些熟悉的工作程序让他感到亲切而自然。他还在朋友圈里配图分享道:“今日正式返校,践行勤读力耕。”
杨大兵同学与师兄师姐在试验田播种
于姝宁同学正在观察培养皿
杨浩同学正在检查实验材料样本(本文图片由记者 徐行 川竹 摄)
疫情的影响让重返校园的学子感触很深,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孙玉珺说,看到学校的样子让自己由衷自豪,“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希望我们华农人在未来的挑战中,都能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而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趁作物生长季节,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加班加点争取把疫情期间耽搁的工作补回来!”
芒种返校,这注定是一个忙碌和奋斗的季节。接下来,毕业年级其他硕士生、本科毕业生也即将返校。学校已经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毕业季校园文化系列活动,让他们感受大学的美好时光。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徐行 审核人 吴义生)
相关推荐
- 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2020年第25次工作调度会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37次工作调度会
- 我校一项研成果获大北农科技奖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 何春江教授团队解析年龄相关的免疫和基因表达变化
- “大田经济作物优质丰产的生理基础与调控”2020年工作总结会在校召开
- “优质早熟机采棉的培育与推广”项目通过专家组论证
- 轻简高效技术助推我国大面积油菜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 2021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我校举行
- 更新观念,主动求变,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听取第四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 校党委第五轮巡察进行情况反馈
- 我校获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我校4个2017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 胡培松院士作客“作物科学高端论坛”
- “树上的茄子,园艺的奥秘”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 华中农业大学6门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
- 我校教师参加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
- 郭刚奇带队调研督导创建绿色校园工作
- 公管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脱贫攻坚专题学习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