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彤:线上教学按下课程改革的“快进键”
陈晓彤正在上课中
“同学们,教材中给出的翻译可以是‘正确答案’,但不一定是‘最优答案’。比如这句英文,大家觉得怎样改会更符合更贴切我们汉语的语言习惯?”一个半小时的《大学英语(3)》小组线上讨论,在翻译环节尾声,陈晓彤老师给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附加题”。一番鼓励下,同学们连麦、弹幕、小组互动,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原创翻译答案。这是陈老师课程内容设计的一个“包袱”:抛出课本翻译-引导学生批判看待课本翻译-展开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最佳原创翻译。课程结束后,记者就线上教学相关问题对外国语学院陈晓彤老师进行了专访。
化“被动接受”为“积极拥抱”
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大规模线上教学,这无疑会对教师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除了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带来挑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线下教学环境。如何快速适应线上教学要求?陈晓彤说出自己的“秘诀”:调整心态,对网上教学化“被动接受”为“积极拥抱”。
“最关键的是观念要改变,不要先入为主地否定网课的教学形式和效果。”陈晓彤说,“00后”学生多是互联网原住民,直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虽是新体验,但适应迅速,关键在于老师自己要积极地挖掘网课的潜在优势,把它作为实体课堂的有益补充,然后大胆地创新实验。遇到问题一定要大胆创新,不怕失败,老师之间多加强沟通交流,聚集智慧解决问题。“不少学生认为线上、线下学习‘差别不大’,所以我们无需纠结课程的授课形式,不要夸大线上线下课程的区别,重点在着力为学生打造高效优质的学习体验。”
把握线上教学的“变”与“不变”
“实现线上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策略和内容上作出一些调整,把握线上教学的‘变’与‘不变’。”陈晓彤老师说到,网络授课要始终“不变”地关注三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特别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严把关“不能变”,陈晓彤说:“备课时,我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课堂导入是否简短有力?学习重难点是否突出?每一页PPT内在逻辑是否连贯?主题讨论有没有融入课程思政?严格实施课前预习-课上研讨-课后巩固的教学过程。”
对于“变”,陈晓彤则认为应该变的是教学实施的具体载体、方式和课程内容设计,因为实体教室变成了直播平台、QQ群,纸质作业变成了电子作业,线下讨论变成了线上讨论。陈晓彤以《大学英语(3)》一篇课文为例,她说在内容设计上她提升了课程难度,重点放在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我压缩了浅显知识点,搭建难点学习支架,自编和主题匹配的英文摘要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完成1000字左右的拓展阅读后,撰写一段不多于120字的英文摘要作业。”
由于写作任务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独立完成也是有难度的,所以陈晓彤把作业设计成小组合作制,让她没想到的是学生非常投入,课下也花几个小时在讨论,甚至有一位同学在QQ空间里发了张长达109分钟的视频讨论截图,配文“开学后,宿舍首次聚头,谁曾想是为了英语作业’。”
加快“倒逼”教师提高课程含金量
“线上授课为主导的模式,其实为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契机。”陈晓彤说,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问题的“放大镜”,它对教师提升课程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线下单方面讲授的枯燥教学形式如果放到网上就会被放大,学生一点互动和反应也没有。这就“倒逼”教师必须提高课程含金量,更多地关注课程整体设计、框架搭建、资源整合、学习活动设计等。
其次,线上教学有助于课程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有效运用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改革。陈晓彤直播授课时,学生会发一些疑问、鼓掌或点赞的表情包,当她讲完一个小的知识点,一些学生会发一句“原来如此!”或者“学到了!”,从某个角度看,这些小细节都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让线上学习的氛围变得非常融洽。
无论何种模式目标都是育人
在谈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下,构建平台化、开放的、分享的“智慧教育”模式时,陈晓彤表示,未来的“智慧教育”确实能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在线教育体验,“智慧教育”应选择性地重点发展,在线学习更适合部分知识性较强的课程,而一些强调技能培养和实战能力的课程可能仍把重点放在线下,线上课程只作为一个辅助学习环节。
“智慧教育”还能提供更多在线教学资源,便于教师继续发挥传统线下课堂的优势,同时利用在线学习实现测评手段多样化,让教学过程更科学有效,学习体验更生动丰富,为学生们打造真正的个性化小班学习社群。
“当然,任何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课程,提升课程内涵,最终服务于育人这个大目标。”陈晓彤说。
(本文作者系记者 卢毓 审核人 吴义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晓彤:线上教学按下课程改革的“快进键”
相关推荐
- 我校农业产业与技术经济团队在农业生产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上取得进展
- 我校2020级新生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寄出
- “草地贪夜蛾高效低风险化学防控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启动
- 中央歌剧院艺术家与我校师生再续艺术之缘
- 【战“疫”快报】教职员工志愿者进小区接力战“疫”
- 交叉科学研究院赴神农架林区开展科学考察
-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 我校研究表明SARS-CoV-2 棘突蛋白 Q493K 和Q498H突变促进病毒在小鼠上适应
- 【战“疫”故事】疫情之下的心手相连
- 我校在第四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获三等奖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在我校举行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汉召开
- 我校学者设计瓶状硅基纳米马达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2020年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研讨班结束
- 园艺林学学院开展预备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 华中农业大学一项目入选2019年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 再荟狮山,补你一场未完成的仪式
- 省池塘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创新行动项目召开年度总结会
- 水产学院举办第六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 理学院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集中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