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 康复驿站的守护人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随着为期2天的消杀工作结束,宜尔客隔离点正式转换为康复驿站,3月14日,这里开始接收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在此24小时轮班值守的,是来自校医院的6名医护人员。他们时刻关注着康复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新冠肺炎感染者治疗的最后一站保驾护航。
真情呵护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进驻康复驿站前,医疗组组长张华卫特地请教了一些曾在方舱医院工作的同学,了解了患者们在康复期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叮嘱团队成员:“尽管是康复期,但康复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却不容忽视。一方面,‘新冠’对康复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双重压力需要释放,另一方面,大家对‘复阳’和对回归社会心存忧虑,所以康复期间容易出现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大家要多想办法为康复者疏导,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康复期。”
考虑到心理疏导的专业性较强,医疗组成员便把换班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认真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张华卫还特地向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同学找来一套音乐治疗方案,自己反复试验后,再通过网络指导大家使用。
可是,张华卫发现,在康复驿站里,老年人面临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但他们往往不太会使用手机。也正因如此,张华卫要求医疗组成员坚持查房,并在查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帮扶。
查房前准备
早上七点,张华卫便开始为当天44位康复人员的查房工作做准备,装好血压计、体温计、血氧仪、听诊器、记录本等,穿好防护服,一切就绪后,张华卫便带上工具,挨个房间检查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征,为他们答疑解惑,开展心理疏导……
等查完所有的房间,已是上午11点,身着防护服,说起话来特别费劲,尽管每次查完房,张华卫的声音都沙哑了,但他却说:“查房的过程可以更真实了解大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和大家适当沟通交流,可以更好的安抚康复者的情绪。”
用心关爱每一位特殊康复者
在康复驿站,每接收一名康复者,医疗组成员都会详细问诊,对康复者的既往病史、诊疗资料、目前病情体征、自带药物及个人信息进行采集登记。医生贺金龙说:“这些过程有利于发现一些特殊群体,他们在康复期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此时的佳佳(化名)应该和家人一起正满心欢喜地等待宝宝的降临。然而这一切,都被猝不及防的感染打乱了。治疗的过程对佳佳而言格外煎熬,幸运的是,3月中旬,她总算康复出院了,本打算回家隔离观察的她,得知要入住康复驿站,心里忐忑不安,眼看着产检的时间一拖再拖, 佳佳又一次焦虑起来。
得知情况后,医生贺金龙耐心开导她,告诉她这里会有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大家的平安,有突发情况可以随时送至定点医院救治,还帮她四处打听到了可以接受新冠肺炎康复者产检的医院,佳佳和爱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除了孕妇,这里还有十多位老人和有既往病史的康复者,他们或是需要长期服药,或是生活中需要特殊照料。
康复驿站有位70多岁的婆婆,不仅不识字,耳朵也需要助听器才能听到声音。一天,张华卫在给她送药时,发现敲门一直没人应,张华卫担心老人家身体有状况,便立即喊来酒店工作人员将门打开,这才发现是因为老人的助听器不见了。帮忙找到后,张华卫叮嘱同事们,以后查房时记得帮老人家检查一下助听器是否能正常使用,必要时带些备用电池。
医护人员录入数据
为了照顾好这类特殊康复者,护士袁娟、祝蒙、王晓红特地把每位有特殊情况的康复者信息都标注出来,每次值班的时候,她们都会挨个儿打去几次电话,除了细致了解康复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还经常会和大家拉拉家常,几天下来,大家都和她们熟络起来。康复驿站的李奶奶说:“华农医院的护士都特别有耐心,声音也很温柔和亲切,每次和她们聊上几句,心里就感觉好多了。”
耐心守护康复者回家路
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思想动态,发现问题便立即采取响应举措,这是康复驿站医护人员的日常。雷磊说:“为了更加及时的帮助康复者,我们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直接备注在群名片上,手机也是24小时待命状态,大家有困难或者疑问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3月24日,一位康复人员电话反映自己胸闷、心慌,得知消息后,雷磊立即前往他所在的房间查看情况。经过综合检查后,雷磊诊断他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身体反应,给他服用了些缓解的药物后,康复者的情况很快便好转了。
“在康复驿站,这种突发情况每天都会有4-5起,情况严重的需要送至定点医院诊治,所以我们既要保持高度警惕,也要耐心做好释疑解惑。”雷磊介绍,每天值班期间,医护人员至少会接到40-50多个求助信息,值完班时,手机电量几乎消耗殆尽。
康复驿站有位老人,出院后本打算回到养老院住,后因被转送到康复驿站,心里特别不舒服,刚来时脾气特别大,日常的身体检查也不配合。雷磊说:“虽然受了些委屈,但我们还是坚持和她沟通,和她解释为何要在康复驿站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向她介绍住在这里比住养老院有哪些好处,平日里也多关心她,慢慢的,她的态度也大为改观。”
为了帮助康复人员尽快恢复健康,曾主修过中医的雷磊考虑到八段锦操和强身功都具备较好的强身保健功能,比较适合康复人员练习,便将相关视频和文章推荐给大家,并指导大家在空闲时练习。他说:“自己能做的不多,但希望能够竭尽全力帮助到大家。”
3月28日,是首批康复人员启程回家的日子,康复人员交流群不时被“感谢医生们的无私付出,辛苦你们了”“愿好人一生平安”等深情致谢刷屏,此刻,正忙于查房的张华卫来不及和大家一一作别,他下意识的望向窗外,仿佛看到,康复者们的笑容,绽放在了温暖的春色里。
交接班告知需要重点关注的康复患者
这一天,首批“健康守护者”们也返回校内进行休整和医学观察,守护的接力棒交给了李宗祥医生带队的下一批康复驿站医护人员,他们中有三次主动请缨奔赴宜尔客的张伟、谭忠荣、钟辉,也有二度进军的姚婷、皮玉平,穿上白色战袍的他们,将用仁心仁术继续铺就康复者回家之路。
审核:范金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故事】 康复驿站的守护人
- 上一篇:学校督查第二轮巡察整改情况
- 下一篇:学校领导班子召开第8周工作调度会
相关推荐
- 狮景会华东分会年会暨狮景论坛在上海举行
- 我校学子参与拍摄录制的迎冬奥音乐短片正式上线
- 校领导春节前看望慰问寒假留校同学
- 陈焕春院士荣获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
- 经济管理学院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宣讲会
- 我校师生新闻作品在2020年度新闻奖评选中获佳绩
- 林思劼、宋杨做客狮子山导师学校
- 高翅李召虎新学期寄语同学们“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 校党委第五轮巡察进行情况反馈
- 我看新中国70年:我校举办思政课实践教学作品展示
- 不移白首之心,献礼伟大祖国
- 第二十四期“清涟”跨学科论坛举行
- 学校召开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专题培训会
- 陈晔光院士做客南湖学术论坛
- 经济管理学院举行2021届基层就业毕业生座谈会
- 水墨绘丹青 “扎染”非遗行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让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 郭刚奇带队督查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
- “油菜轻简高效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通过成果评价
- 华中农业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