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牵头项目喜获国家科技奖 并列全国高校第二
新闻网讯 1月10日,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7个项目获奖,牵头项目数创历史新高,排名并列全国高校第二。其中,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完成的“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我校作为第三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奖的7项目分别是: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完成的“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机械学院陈学东教授团队完成的“复杂振动的宽域近零超稳抑制技术与装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江涛教授团队完成的“异构频谱超宽频动态精准聚合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学院周华民教授团队完成的“塑料注射成形过程形性智能调控技术及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能源学院向军教授团队完成的“燃煤电站硫氮污染物超低排放全流程协同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学院团队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电气学院团队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光电信息学院唐明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超高速超长距离T比特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与工程实现”(第三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附:部分获奖成果简介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
“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开展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极端条件实验平台,是一个不断挑战极限的强电磁系统。项目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攻关,攻克了极限工况下磁场波形精确调控、磁体结构稳定性设计和微弱信号精准测量等世界性难题,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峰值、重频磁场频率等多项世界纪录,建成了国际领先的脉冲强磁场设施。设施于201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外开放运行,已为国内外近百家单位开展科学研究1100余项。
机械学院陈学东教授团队——
“复杂振动的宽域近零超稳抑制技术与装置”
复杂振动抑制是重大装备中先进光电系统服役性能的根本保证,近零抑振技术是国际性难题。团队经十余年磨砺,首创了相斥磁性负刚度技术,发明了无源频变阻尼技术,发明了抑振-定位协同控制技术,构建了系统全局的减振设计和测评体系,实现了宽域近零超稳抑振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的系列高性能减振装置解决了多种光电系统的抑振难题,且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电信学院、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江涛教授团队——
“异构频谱超宽频动态精准聚合关键技术及应用”
团队历经十余年研究,针对超宽频移动通信中异构频谱聚合这一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公认难题,发明了异构频谱实时聚合理论设计方法、动态适配多业务时频资源调度、高保真低功耗超宽频信号传输,形成了异构频谱超宽频动态精准聚合技术体系。团队研制了国际首个先进高性能百兆级基站及核心装置,主要产品大规模应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超80亿元。
材料学院周华民教授团队——
“塑料注射成形过程形性智能调控技术及装备”
现代制造对轻量化、抗冲击等要求不断提升,其光学、传动等关键零件塑料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需要突破成形收缩、材料取向和装备稳定性等塑料注射成形难题。项目发明了成形收缩的协同调控、材料取向在线介电感知与精确调控、成形装备的偏载抑制与学习控制等技术,研发出形/性智能调控成套技术及装备,获发明专利64件,制定国标2项,团队发表SCI/EI论文119篇。成果在博创、瑞声、兆威等公司应用,塑料注射成形智能调控系列装备与自动化产线获国家首台套重大装备2项,出口美英等30多个国家。
能源学院向军教授团队——
“燃煤电站硫氮污染物超低排放全流程协同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团队面向国家能源和环境领域重大需求,开展近20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明了源头控制氮氧化物(NOx)生成的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与装备,创新了末端控制NOx排放的宽温区自适应烟气脱硝技术与装备,发明了高效低成本的单塔四区双循环SO?控制技术与装备,创建了燃煤电站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控制系统。成果应用到300余家电厂1000余台锅炉,实现了燃煤锅炉硫氮污染物超低排放。
(部分资料来源于各单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7牵头项目喜获国家科技奖 并列全国高校第二
- 上一篇:离退休老同志情况通报会举行
- 下一篇: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首次进入ESI前1%
相关推荐
- 精准布局 坚持“四个面向”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成绩喜人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医护人员紧急支援方舱医院
- 电气学院召开2021年金秋职工大会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远程学院:工信部领军企业家纷纷支援抗疫
- 六旬骑友罹患白血病 协和医院助其重生
- 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大工程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论坛举办
- 马国强来校看望慰问院士
- 【课堂教学奖】徐军华:探索国际法的正确打开方式
- 【整改进行时】材料学院安全整改见成效 警钟长鸣守初心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隔离观察病房三科:临危受命组团队 众志成城抗毒魔
- 物理学院吕京涛教授团队在STM诱导单分子发光过程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附中中考招生咨询活动受热捧
- 哲学院外教卡特琳娜祝福哲学学子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五次集体学习举行
- 第六期研究生德育助理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三届“十佳德育助理”评选活动举行
- 校党委四届六次全委会召开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徐兴庆代表团访问我校
- 光电信息学院博士生马佳琪获美国材料学会秋季会议 “最佳墙报奖”
- 【决战脱贫攻坚】基础教育管理办公室赴云南临沧推进教育帮扶工作
- 【科学前沿】《JAMA》刊发公共卫生学院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武汉采取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有效遏制了新冠疫情发展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