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参与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天琴一号”成功发射
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凯)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此次任务同时搭载了主载荷由我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与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琴中心共同研制的“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后891秒,“天琴一号”正常入轨,电源开机正常。
“天琴一号”是首颗由国家立项、高校牵头的技术试验卫星、同时也是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技术试验卫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酝酿近20年、且于5年前正式推出的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方案距离实现又推进了一步。
“天琴计划”是我校罗俊院士2014年3月在我校的一次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一个科研计划。根据该计划,我校物理学院科研团队与中山大学团队组建研究小组开展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提出“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该计划具体为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
2016年2月21日,“天琴计划”团队正式发布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年到20年发射卫星上天。据介绍,这套“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采取“沿途下蛋”分步实施,利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手段展开技术攻关和在轨验证,稳步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最终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
据悉,自1994年开始,罗俊就在我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开始布局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空间惯性传感器,星间激光干涉测距,无拖曳控制等若干关键性技术,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物理学院参与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天琴一号”成功发射
相关推荐
- 我校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首次进入ESI前1%学科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同济国旗班身体力行弘扬爱国主义
- 2021新生军训火热进行中
- 校友喻鹏捐赠3000万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机械学院校友:全球购买物资 驰援疫情前线
- 国际教育学院表彰优秀汉语进修生
- 【迎百年 学党史】我校举办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
- 梧桐语问学论坛人才项目专场启动会暨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召开
- 武汉市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举办
- 华中科技大学受邀出席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 我校在国家级和省级人文社科奖项方面获重大突破
- 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工作组会议召开
-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游泳馆开工建设
- 哲学院外教卡特琳娜祝福哲学学子
- 我校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 我校荣获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二等奖
- 生命学院打造生物技术专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
- 【学四史】研究生“四史”学习教育及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竞赛校赛决赛举行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