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宇夏金松团队基于超表面透镜阵列光学多参量成像研究获突破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振宇 王玉西 汪肇坤)11月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夏金松教授团队和光电信息学院杨振宇教授团队合作论文“Generalized Hartmann-Shack array of dielectric metalens sub-arrays for polarimetric beam profiling”。光电信息学院杨振宇、汪肇坤博士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玉西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夏金松和杨振宇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自从150多年前麦克斯韦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开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振幅、偏振、相位、频率是光波的基本参量,但如同我们的眼睛一样,目前的光探测器只能感知光的强度,而无法直接感知偏振与相位。因此人们大都需要在光探测器前增加一些分立元件。例如,传统偏振态探测系统需要在CCD前增加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片,传统的Hartmann-Shack波前探测系统需要在CCD前增加微透镜阵列。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重量、体积与复杂性,也带来了系统集成的难度。随着未来高性能、便携式、可穿戴光学设备与系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期望具有小尺寸、低重量和多重功能的偏振态、波前光学探测系统。近年来,亚波长的介质超表面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其能够对光波的振幅、相位、偏振进行灵活的调控,且损耗小,因此成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最有希望的途径。
同时获得光束的振幅、相位和偏振信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广义的Hartmann-Shack超表面透镜阵列,该阵列不仅能够测量光束的振幅和相位梯度分布,而且可同时测量空间偏振分布。该研究团队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成功地制备出了基于硅(Silicon)超表面材料的多维光学参量成像芯片,该芯片是由偏振敏感的超表面透镜阵列所构成,其数值孔径为0.32,平均聚焦效率为28%,工作波长为1550nm,可以实时完成光束振幅、相位、偏振态的二维测量,且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详细地阐述了多维光学参量成像芯片的设计思想,并对18种不同偏振态的光进行了测量。同时为了验证该芯片具备对于复杂相位、偏振态分布的探测能力,研究人员对不同矢量光束与涡旋光束也进行了探测,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研究团队已于2017年初将该项工作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111548.1)。该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对光束强度、偏振、相位等多维信息的实时成像,且具有工艺简单、系统集成度高的优点,将会在诸多光学探测、成像等领域有令人期待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基金、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7056-6
OI: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056-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杨振宇夏金松团队基于超表面透镜阵列光学多参量成像研究获突破
相关推荐
- “网安铸国安”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举行
- ?校领导与留校学生同吃团年饭 共庆新春佳节
- 校党委开展学校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 “发现中国”系列讲座及汉语角活动侧记
- 【战疫·基层事记】社会学院星希望团队开展“特殊家庭心理支援”系列服务
- 2018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发布 我校列大陆高校第六
- 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大规模线上线下混合工作坊教学方法师资培训举行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学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拉网集中大排查
- 附属同济医院携手硚口开设专家工作室
-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
- 我校开展多民族学生素质拓展活动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冲强磁场先进实验技术研究及装置性能提升”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召开
- 华中科技大学迎新工作火热开展
- 【迎百年 学党史】管理学院“四”度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 学校召开扶贫挂职干部座谈会
- 学子作品获评2020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最佳行业创新应用解决方案
- 【我为群众办实事】师生服务中心又添新 228项武汉市政务服务进校园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友韩风:“选择做选调生,就是选择了与信仰同行、与责任为伴”
- 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一行赴武金堤巡查指导防汛工作
- 【别样毕业季】环境学院给卓1601班: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学生质量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