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位“青椒”前来人才成长交流会“取经”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欢)11月26日,第三期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如期在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举行,本次交流会邀请了陈学东教授、袁小明教授、徐顺清教授担任报告嘉宾。活动吸引了200余位“四青”人才及青年教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机械学院陈学东以“科研的心得”为题,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了他入职华中大18年的工作感受和申报国家奖的经历。他认为,青年教师做科研首先要“站稳脚跟”,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圈地”,结合自己的研究进展“拓疆”,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立标”;其次要相信“天道酬勤”,做好顶层设计,论文专利是敲门砖和铺路石,申请国家奖则是上台阶;最后还要“持之以恒”,坚持原创和创新,坚持做完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做透一件事;做到“谋独利共”,科研的路也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国家特聘专家、“973”首席、电气学院袁小明以“原始创新,我们的历史责任”为题,鼓励青年教师要勇担历史使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引领性作用,以新观点、新领域、新视角做开创性的工作。在引领变革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以淡泊名利的心态做国家所需的大事和长远的事。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以“高校教师生涯中的几种关系”为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生动阐述了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他说,青年教师要把科学研究的个人兴趣和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热爱到坚持这种关系的转变中获得职业的幸福感。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借助大的科学平台,建立良好的国际国内同行关系,并重视学生的培养环节。保持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做有计划的“拼搏”者而非“拼命”者。
记者 刘涵木 摄
在面对面交流环节,年轻教师代表围绕国家奖的申报、科研成果的预期、如何面向国家需求、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庭的时间等话题纷纷提问。陈学东、袁小明、徐顺清分别予以解答。他们建议青年教师要结合自己的长处去做科研,取长补短;在平时科研工作中注意积累,形成体系,十年磨一剑;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好工作生活的时间节奏。
报告会由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0位“青椒”前来人才成长交流会“取经”
相关推荐
- 严文蔷:获得国际组织线上实习机会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材料学院硕党支部微光闪耀 汇聚抗“疫”星河
- 曼彻斯特大学暑期学校学分授予仪式举行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同济社区人:逆行奋战 坚守防线
- 第十一期同心论坛聚焦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调研鄂州工研院
- 我校在国家级和省级人文社科奖项方面获重大突破
- 【暖心服务】为学子制作贴心病号餐 食堂收获真诚感谢
- 老同志聆听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专题讲座
- 【战疫·坚守一线】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完成三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手术
- 【迎百年 学党史】法学院“七个一”特色学习教育活动启动
- 学校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 “重视人才,安居洪山”人才公寓政策宣讲活动举行
- 【2020校三标】肖文铉:心怀阳光的未来医生
- 【庆百年 学党史】统一战线“学党史 跟党走”党史学习交流会暨第十八期华中大同心论坛召开
- 【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加油站”之“致敬教师”系列义诊活动举行
- 【科学前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团队光学自旋-轨道映射研究发现新现象
- 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 经济学院段堃博士在资产价格泡沫与数字金融领域发表系列学术成果
- 校长李元元调研环境学院数学中心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