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推动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校本科学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实践育人、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方面持续用力,不断续写学生工作“奋进之笔”。
让党旗领航成为鲜明的底色
深化党旗领航工程。“党旗领航工程”开展11年来,实现了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引导功能发挥的“无缝链接”,已成为凝聚青年学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学校持续开展“党报进学生宿舍”,在学生社区组织读报学习、讨论及教育引导活动。学校推动本科生一年级班级全面建立党章学习小组,引导积极分子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组建“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学生班团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增强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举办“星火计划”学生骨干培训班,覆盖全体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新生班长,建立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团支部制度,发挥学生党支部参与指导班团组织建设的“火车头”作用。制定《本科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联系群众实践的实施办法》,把党员“1+1”结对帮扶、“党员联系宿舍”、“党员接待日”等活动从制度上固定下来,指导协同各院系开展党群互动工作。组织开展“华中大先锋党员”、“华中大先锋党支部”等展评活动。建设学生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在学生社区和网络社区两个方面着力,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二维党建社区”工作体系。
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制定实施《华中科技大学贯彻落实“做六有大学生”的实施计划》,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德立班精神,在经济学院设立“胡吉伟班”17年基础上,今年6月首次面向全校开展华中科技大学“胡吉伟班”争创暨班旗授旗仪式,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集体成才的强大动力,引导全校班级加强思想德行建设,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发挥朋辈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三好学生标兵”“自强标兵”评选,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学生社区举办“青春心向党,红歌颂中华”红歌合唱晚会、“同声诵经典,古韵驻喻园”诗歌朗诵晚会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社区文化氛围。
加强网络思政工作。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着力打造学生工作部官方微信平台“HUST学工在线”“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华中大资委会”品牌,持续制作推送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联合院系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建立“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工作室”,针对性地开展分层分类的学生群体调研,全面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目前正在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政状况调查”、“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和能力现状调研”、“本科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本科生党员质量调查”等工作。
让“学在华中大”品牌更加响亮
完善学风建设体系。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实行“查课堂、查寝室、晚自习”制度,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学生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加强学风养成教育。组织实施“新生导航计划”,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大型报告会,引导新生尽快树立学习和发展目标,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以班风建设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形成“班舍互促”新局面。制定本科生班级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班级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班风学风建设。
推动学生学业发展。立足本科生学业发展实际需求,成立“学业发展支持中心”,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学生学业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和学业发展领航问题,开展专业化学业指导与研究工作,引领学生全方位发展。中心围绕“立足学业、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构建“学校—院系”两级学业帮扶体系,打造由“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优秀学子”组成的三支导师队伍,提供“入学适应、学业促进、能力提升、发展领航”四维学业指导,为在校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咨询服务。中心每年聘任“学业辅导小老师”40余名,开设《微积分》《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率论》《英语口语》等五门公共基础课“微课堂”专题辅导,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微积分》《概率论》定制辅导课程。“微课堂”每年开课60余节次,参与人数800余人,近4000人次通过直播平台参与学习。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推进先锋社区、学习社区、平安社区、美丽社区、活力社区为一体的“五型社区”建设,搭建理想信念教育、优良学风培育、安全稳定保障、行为习惯养成、文化活动展示的“五位一体”立德树人平台,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以评优表彰为导向,选树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每年组织优秀学子分享交流报告会,编印《三好学生标兵文集》《优秀大学生典型案例汇编》《大学生警示教育材料》等教育读本,强化学风引导,营造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学校“优良学风班”比例逐年攀升,2015年37.56%,2016年43.38%,2017年49.25%;本科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比例逐年递增,2015年为53.30%,2016年为54.63%,2017年为57.67%。
让实践育人助推工作实效
组织实施志愿义工服务。为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学校每月提供1700多个勤工俭学岗位,参加勤工俭学工作每年达13000人次。为弘扬“奉献关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学校通过助医、助老、助残、助学等形式开展各类义工活动,本科生每年累计工时18万小时,平均做义工14小时。同时,学校从2017年开始探索国际义工,2017年暑期14人赴尼泊尔开展支教义工活动、今年暑期经过选拔26人将赴尼泊尔、柬埔寨开展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在带领学生在体验不同的风景和文化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也为当地居民和社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推进就业实习见习活动。为积极引导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帮助同学们确立职业理想与生涯目标,开展“与祖国同行”暑期就业实践活动。面向全校大学生组织若干队伍,前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寻访用人单位、回访校友,深入了解国家关键领域、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引导学生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国防生坚持开展“爱我海疆,强我国防”暑期就业见习,国防生在提高自身军政素质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思想觉悟。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育人坚持“三结合”,即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服务祖国发展需要相结合、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组建“华中大党员先锋队”,引导学生上大平台,深入各行各业改革创新一线,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家国情怀。相继围绕“不忘初心,使命牢记”、“探寻改革路,踏上新征程”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支农支教 精准扶贫”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开展“民族融合一家亲”活动,在广泛参与中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四个服务”。
让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更加有力
统筹建设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年)。2017年以来,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加强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建立《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工作制度》,构建“大思政”工作队伍。畅通辅导员发展路径,落实思政工作队伍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机制。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2018—2020)》,开展“立德树人讲堂”,组织辅导员沙龙21期、副书记沙龙6期。开展新进辅导员入职培训、组织辅导员参加素质能力大赛、境内外培训,参与主题实践、业务调研。搭建辅导员发展平台,继续建设9个辅导员工作室,支持辅导员讲形势政策课,开设公共选修课,引导和支持辅导员从学业指导、发展咨询、心理辅导等多方面提高能力、专业发展。
选优配强教师班主任队伍。学校2012年全面推进教师班主任制度,颁发《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教师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校党〔2012〕44号),每年投入220万元专项经费。目前全校聘任教师班主任1015名,覆盖2014级至2017级全体本科生班级。其中,教授249人,副教授44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全体教师班主任的68%;含院士2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3人,院系党政一把手16人,充分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生茶话会、师生午餐会、导师面对面等活动,发挥教师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生日常管理、考研与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作用。坚持每两年召开本科生教师班主任工作总结交流会,每年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班主任”。
探索选聘校友导师队伍。为了将优秀校友资源转化为学生工作资源,学校2012年起在部分院系开展优秀校友担任本科生校友导师,分享工作经验及人生感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搭建校友与在校学生的沟通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生教育工作与业界的交流与互动。现已聘请179名校友担任我校本科生校友导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喜迎党代会】推动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相关推荐
- 2020级新生军训火热进行中
- 【战疫·基层事记】光电信息学院激光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清华大学三支部举办联合特色党日活动
-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来校调研
- 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公共卫生学院线上举办暑期社会实践前期指导会议暨安全教育培训会
- 光电信息学院游龙教授团队在基于电子自旋的低功耗信息安全器件及系统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 协和医院研究生党委赴云南临沧开展学习调研及健康帮扶
- 【迎新季】2021级本科生入学教育之“消防进军训 防诈骗进军训”
- ?孔东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China Economic Review刊发
- 校党委中心组2020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举行
- 校领导参加中澳大学校长研讨会
- 水电学子与防洪一线水利专家同抒家国情
- 协和医院研究生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获佳绩
- 外国语学院德法教师联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选培部副主任杨祥义为师生宣讲202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 第十期同心论坛暨归国留学人员学术交流会举行
- 光电信息学院2021学术交流年会举办
- 省委书记应勇赴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调研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工作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九三学社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