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少年凌云志,科创未来正当时
■通讯员 刘赵昊旻
2017年,凭借在电磁与超导悬浮技术的商用化领域所做的开创性探索,他被评选为“福布斯中国2017年30位30岁以下精英”。2019年,作为创新创业的青年海归典范,他被人民日报报道在《秉承五四精神,青年海归书写灿烂人生》一文中。彭楚尧,这个从华中科技大学走出的少年,抱持着“要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的梦想,潜心笃志,砥砺耕耘。从青涩少年到福布斯精英,从艰苦创业到到科技向善,彭楚尧用青春与坚守书写着科创未来的精彩篇章。
寻梦:“也许有一天,我能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
2007年,18岁的彭楚尧迈入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大门。那个时候的他刚刚褪去“网瘾少年”的标签,即将开始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是潜心做学霸?还是立志成为活动达人?当彭楚尧回忆自己在入学之初定下的目标时,他略带腼腆地笑道:“当时我的想法很稚嫩:‘我希望打造一款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至于这个产品会是什么,我还不清楚,只是坚信也许有一天,我能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
对许多同龄人而言,大学就像一个温暖舒适的摇篮,是摆脱高考后安逸享乐的地方。但对于彭楚尧,华中大这个“新手村”亦有大江湖。“母校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在这里的四年为我打上了最鲜明的底色——‘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彭楚尧如是说。“华中大严谨的学风让我懂得沉淀,甘于坚守。丰富的学生活动让我加速成长,乐于奉献;充满正能量的李培根院士和化学学院诲人不倦的老师们是我的精神领袖。”这四年,他担任化工专业大班长,尽心竭力做好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创新基地的负责人之一,他组织同学们一同科研,为早日投身科技创新打好基础;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同学们更好地资源共享,他建立了当时全校规模最大的出国留学群。同时,他亦沉醉于聆听大师讲座,在思维的碰撞间领略科学与人文的魅力......这个怀揣梦想的少年,便在华中大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探索着、成长着,也在笃学与力行之间发掘自我,尽情闪光。
光阴流逝,初心不改。回首往事,彭楚尧更多的是眷恋与感恩。“华中大不仅给予了我尽情做梦的权利,也教会了我如何追梦,如何圆梦,给予了让我的小小梦想生根发芽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逐梦:“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算数。”
离开母校,彭楚尧开始面对一个更广阔,也更残酷的天地。在攻读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材料学硕士学位后,彭楚尧婉拒了牛津大学抛来的橄榄枝,转而回国,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谈及为何放弃学术转而创业,为何瞄准磁浮行业,彭楚尧的目光清澈而笃定。“创业,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也可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也就是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掌控人生。”在彭楚尧看来,创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自己与世界握手言和的方式。
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从人工智能+证券交易、到超薄充电手机壳、再到超导应用解决方案,彭楚尧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地摸索,才最终敲定了电磁/超导悬浮科技民用化的创业项目。经历过旅途奔波的劳累、团队解散的挫败、失去方向的迷茫、得而复失的煎熬......2017年,彭楚尧成立了深磁科技,开始朝着磁浮科技的降维民用化稳步前进,同时也获得了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彭楚尧曾在微博中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每一个人生的低点,扛过去就是海阔天空,没扛过去就是万丈深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算数。”
“梦想、实干、担当”这是每一个华中大人的精神,也是彭楚尧一以贯之的信念。他说:“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并不容易。我希望能够发挥自己在技术与商业上的综合优势,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努力,让高速、节能、零磨损的磁悬浮技术走进生活,让城市交通不再拥堵,让气候变暖步伐减慢,让人们每天的生活与工作多一抹亮色。这也是我作为‘华科男’的一点改变世界的情怀吧。”
筑梦:不管“穷”与“达”,都要兼济天下
即使已放弃学术之路转为创业,被誉为“福布斯创业精英”的彭楚尧仍带有一股书卷之气。年近30的彭楚尧,依然是那个会因为一部电影而热泪盈眶、豪情万丈的“中二”少年。看过《我不是药神》之后,彭楚尧感触良多。“当别人都在说情理、公平、人性、法律的时候,我在思考‘改变’。如何改变?如何尽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更好一点?我决定:将‘科技向善’作为深磁科技的信条。”他说:“我许下诺言,深磁科技每年将所得利润的至少5%用于慈善。我希望不管是‘穷’还是‘达’,都能兼济天下。”
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彭楚尧带领着深磁科技一路走来深深浅浅的印记。“深磁科技参与‘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徒步筹款活动并募款7万元。”、“彭楚尧赴贵州望谟县打易镇开展帮扶考查,捐赠了一批磁悬浮灯具产品作为科普教具”......渐渐地,我们发现“彭楚尧”与“深磁科技”的名字,不仅出现在磁悬浮领域,也越来越频繁地活跃在各项公益事业中。从创新创业到科技向善,彭楚尧在奋斗之路上的点滴历程,也是其梦想具象化的写照。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是青年海归共同的信念与追求。”这是《人民日报》评论中对青年海归的赞许,也是彭楚尧对自身的定位。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这个曾经怀揣“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梦想的小男孩从未动摇初心,而他追寻梦想的决心、渴望兼济天下的胸怀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愈加坚定。选择心之所向,哪怕明知此路必有蹉跎。莫忘初心,奋勇前行,便必有灵犀相佐。愿我们与彭楚尧一道,秉承着华中大之精神,发掘梦想、守护梦想,相信砥砺攀登,拨开云雾之后,世界便尽在眼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负少年凌云志,科创未来正当时
相关推荐
- 943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 【喜迎党代会】国际化战略让华中大走向世界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机械学院校友:全球购买物资 驰援疫情前线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华中大博士生新冠肺炎痊愈受助后 决定捐血浆救人
- 华中科技大学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成员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表扬
- 生物制药技术国际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 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 【2020校运会】学生径赛:奔跑中的坚持,汗水里的荣耀
- 附属同济医院携手硚口开设专家工作室
- 学校主要领导看望院士和老领导
- 陆培祥教授团队实现分子转动波包的操控和全光测量
- 【启明之星】“实践之星”郭子奇:我一直在科创路上走着
- 【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加油站”之“致敬教师”系列义诊活动举行
- <p style="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4px;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center">&l
- 出版社7项目获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 社会学院《民政部门亟需部署暂失监护未成年子女的照管整体方案》建议获批示
- 校领导赴巴石村调研 谋划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 临沧市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题研修班在校举行
- 【迎百年 学党史】航空航天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暨专题报告会
- 保障细致稳妥 附属学校开学准备井然有序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