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校医与华中大的三十年
■通讯员 吴笛
1987年,王砾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我校校医院内科工作。时光荏苒,转眼30年,他已经从一名住院医生成长为一位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个有着浓郁人文氛围的大学圈里,他成长、成熟,遇见体贴的妻子组建家庭,所有接诊过的患者们都已经成了邻居老友。
若手足情弥深
李老师,一名退休教授。1998年初,王砾在做高血压的慢病宣教上认识了李教授,李教授对合理的饮食、科学的运动非常感兴趣。
不久以后他为李教授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体检结果:血脂轻度升高,患动脉硬化症,体重质数为25。在给李教授详细讲解动脉硬化症的危害和健康干预的重要性后,他欣然接受了他为他“量身定制”的健康计划。安排饮食结构,每天摄取的热量为1800千卡,食盐的摄取不超过6克,水果、蔬菜的食用为500克。积极开展运动,每天散步或慢跑1小时,也可以用游泳、乒乓球替代,一周5次。半年下来,再次体检复查,李教授的BMI达到了21。拿到体检化验单的那一刻,李教授开心极了,他紧紧拉着他的手说:“王主任,太好了,他的身体好多了,多亏有你啊!”他点点头,报以欣慰的一笑。
自那以后,李教授对他无话不谈,一有健康问题首先就是询问王砾。对于电话咨询的一些预防保健等常识问题,不管王砾当时有多忙,他都会一一认真给以解答。有一次李教授患伤风感冒,体温38.0℃,他比较着急,电话问王砾是否需要输液。他让李教授到医院来,在给教授检查(包括查血常规)后,指出教授患病毒性感冒,静脉输液无助于疾病的治疗,还有可能破坏体内的内环境,教授遵从了他的医嘱,3-5天后治愈。
2001年教授出国,此后几年他们失去联系。
2004年一个隆冬的凌晨2点,李教授突然打来电话,电话里的声音非常虚弱,他说他感到很严重的胸痛,他听他描述后,王砾心急如焚,连忙打电话给医院救护车,并起身穿衣和救护车一起赶到了他的家里。刚踏进家门,只见李教授紧捂着胸口,面色苍白,满头是汗,极其痛苦。王砾立刻指挥急救团队送他到医院急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他当即建议教授转院行急诊PTCA(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并且和救护车一起随车监护病情把他送到了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后来在协和医院,李教授安置了心脏支架。因为诊断和转诊的及时,李教授挽回了生命。但是王砾心里纳闷,李教授一直在按照他制定的健康管理计划实施,怎么会突然病情急转直下?出院后李教授告诉他出国后,工作繁忙加之人生地不熟,就没有按照他的方案执行,期间没有检查过血脂,立普妥、阿司匹林等药物也都停用了,烟也没有戒,因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差点要了性命。此后李教授每2周与他联系一次,及时汇报血压、脉搏、运动、饮食情况。期间教授比较担心治疗冠心病药物的副作用,他通过查血生化指标、加用辅助药物、耐心解释等方法打消他的顾虑。
近10年的观察,李教授再无胸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作。血压、血糖、血脂一直维持在了正常水平。他们成了20年始终如一的医患朋友。
有时候李教授会和别人这样介绍他:“这是我兄弟!”其实李教授深知,王砾不仅是他的朋友和兄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在医院王砾是心血管医生,但是在学校里,他却是患者们的贴心伙伴。在突遇急症,手足无措时,大家需要有人给他们耐心解释,及时化解问题。而这是仅仅在医院坐诊,等着病人前来看病的教授们永远无法感受到的亲情式的信任和尊重!
在学校还有很多如李教授一样的居民,在年复一年与他们交往中,王砾深刻体会到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真心彼此相待,才会建立起紧密的医患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医疗与预防、保健结合起来。
经年亲如父母
胡老师,退休后患高血压、脑卒中,一直定期找王砾复诊,后来由于行走不便,长期待在家中。于是王砾便会在工作之后抽出时间,定期到胡老师家中去上门随访,给胡老师进行体检、上门抽血、指导治疗方案等。有时候,胡老师也许心里感到愧疚,总是眼里噙着泪水喃喃到:“王医生,每次都是这样麻烦你,只怪我这把老骨头硬啊!”他总是宽慰他:“胡老师,您不要自责,人人都会老,照顾好您,这是我的职责。”
2012年底,胡老师身体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引发肺部感染,病情逐渐加重。王砾望着日渐虚弱的胡老师,多年行医的经验告诉他,生命就像河流终究会汇入大海,这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他也束手无策。而胡老师的几个孩子也心里焦急,因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压力也大,一时间都陷入了无限迷茫之中。二十多年来的交往,他们早已把王砾当胡老师的子女一样,因此请王砾来主持此事。考虑到胡老师已90多岁高龄,并且合并多器官衰竭,即便转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也无法力挽狂澜,建议就在校医院顺势救治、减轻痛苦。
胡老师转来校医院后,他们为安排好床位并请了经验丰富的护工。在医院住院的40余天里,医务人员们更是对他悉心照顾,胡老师最后平静地在校医院去世,享年94岁。离世的那一天,生命终了的一刻,既是医生又像子女的王砾陪伴在了胡老师的身边,虽然在医院工作多年,每天历经生死仿佛司空见惯了,但是20年来的关爱和情意已经融入那难过的一刻,那一刻他感同身受、痛彻心扉。
有时候王砾会想,什么医生才是合格的学校医生呢?但是行医多年,他悟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在患者生时付出真心真情,在家属茫然时给予帮助,在患者弥留时临终关怀吧。
相伴而终老
作为校医院的医生,每年王砾都要安排多次慢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的健康知识讲座,在宣教过程中解答居民及患者疑问,纠正错误观点,加强医生与学校居民之间的联系。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他对这份工作有几点认识:一是完善信息化,对居民及其家庭的电子健康档案应能及时更新,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个人健康评估、制定居民健康管理计划等;二是对所有签约家庭进行家居环境、风险隐患、个人健康状况、健康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建议;三是结合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为居民及家庭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家庭医生个人首先要有浓厚的工作热情及负责的工作态度,其次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作出保障。
陈老师、康老师是一对德高望重的老夫妻,陈老师体弱多病,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平时他经常为老伴联系随访。陈老师经常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但她的血管细,不好打针。王砾建议安置PICC(即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置后的护理由他安排护理人员定期上门完成。每隔一段时间,王砾都要和科室的同事们亲自去为他们体检和检查置管后的情况。
因平时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宣教,王砾和同事们都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到学校居民家里去。心血管病人的情况复杂,看病时除了详细解释病情,还要为他们耐心指导健康宣教,本来约好的时间总会一延再延。有时候等王砾一起去随访的同事都等“怕”了,不时发下牢骚:“王主任,他们都不愿意等你了,你家爱人怎么受得了你?”他们还半开玩笑地给他取了个绰号:“王不留行”,意思是王主任不留下不行。
因为常年累月地工作,2014年7月王砾自己突然病倒了,一个月内消瘦了15斤。期间他深深感到了作为一名患者的困苦。病时大家对他很是关爱,重新调整后他又回到了亲切的工作岗位。他知道,很多人在等着他,他的同事们、患者们、学校朋友们,他们都在盼着他早日归来。特别感谢一直在等他的妻子,无论是在医院坐诊晚了还是从学校随访回来晚了,她总是在默默地等他,知他懂他。
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校医生,因为热爱学校这片沃土,因为热爱这份职业,三十余载王砾始终专注本职,拥有数以万计的像朋友及亲人一样的朋友和“亲人”。余生不论还有多少个行医的日子,他都将继续行走在这条路上,为华中大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名校医与华中大的三十年
相关推荐
- 国家网安基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网安基地校区
- 《自然·通讯》刊发材料学院徐鸣教授研究成果
- 同济医院徐钢教授参加全国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
- 【?青年学者说】杨军:选择华中大的三个理由
- 我校《“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
- 体育学院组织召开科研“云讲座”
- “奋斗百年路,启航‘芯’征程”主题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
- “师生茶座”谈“生命中的物理”
- 校领导带队走访中原电子开展交流合作
- 同济医院迎来建院120周年暨迁汉65周年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计算机学院师生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 “学史铭志,砥砺奋斗”四史知识竞赛决赛举行
- 电信学院举办湖北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交流研讨会
- 学校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八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举行留校学生新春茶话会
- 2021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羽毛球比赛我校获男双、女双冠军
- 校医院特邀公共卫生专家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科普知识讲座
- “重视人才,安居洪山”人才公寓政策宣讲活动举行
- 管理学院学子积极为武汉中小企业复工谏言献策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