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生殖健康研究所引进青年人才显成效

2019-10-23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讯(通讯员 夏伟)10月14日,肖先金副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guided probe design for uniform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NA hybridization without optimization”。10月17日,袁水桥教授课题组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UHRF1 suppresses retrotransposons and cooperates with PRMT5 and PIWI proteins in male germ cells”。在一周之内,生殖健康研究所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完成单位,连发两篇影响因子IF>10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

 

 

近三年来,生殖研究所按照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以促进研究所更快更好的发展。自2016年以来,研究所新进青年教师共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袁水桥教授和肖先金副教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袁水桥于2016年从美国内华达大学医学院(BOR主编闫威教授实验室)回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工作,是研究所通过学校“东湖论坛”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以后,他建立了精子发生与男性不育研究团队,搭建了基因敲除小鼠平台,积极致力于男性不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三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杰青人才项目、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重点项目、华中科技大学自主交叉创新重点项目等8个项目。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9篇,包括本领域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PNAS (IF:9.504)等高水平期刊。

 

肖先金本、硕、博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入职三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目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子课题等8个项目,获得了武汉市晨光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等人才奖励。发表第一作者论文或通讯作者论文11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1.147)等,总影响因子超过70。

 

生殖健康研究所对引进的青年人才,努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提供实验室场地和配套仪器设备、办公室条件改善、研究生指标配备等,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快的投入科学研究当中。近三年来,通过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研究所的国家自然基金中标率已连续四年超过50%,参加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获得科研总经费2969万元。充分体现了研究所班子以“人才兴所”的发展理念得到成效,今后相信生殖健康研究所会在这些新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地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为研究所的发展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殖健康研究所引进青年人才显成效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