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康华光:溉中华兮增国光

2022-03-10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人物简介

康华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长期从事电子技术教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先后获四次国家级奖励

主持研究的“优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项目获198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研成果奖




当你步入一所科技书店,“康华光”这个熟悉的名字常常能映入眼帘。他所编撰的《电子技术基础》等优秀课本是几乎全中国每一位工科大学生都必须要刻苦钻研学习的案头教材。1952年9月,康华光教授初登讲台,讲授电工量计课,距离他第一次站上讲台执起教鞭光阴已经流逝70载春秋。


1951年7月康华光自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秋登上讲台。1953年,随着院系调整,康华光来到华中工学院,从珞珈山搬来喻家山。原来这里是一片荒野山地,教学大楼和生活用房在这里逐步兴建,在党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为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


1958年康华光从自动控制教研室调到电工学教研室,担任工业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当时讲授自动控制专业的工业电子学课程,着手编写该课程的讲义。


1961年,康华光和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沈尚贤、南京工学院的李士雄一起完成了《工业电子学》教材上下册,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解决了我国没有自编工业电子学教材的问题。1961年3月,学校任命康先生为电工学教研室主任。康先生负责电机系电机和仪表两个专业的半导体电路原理及应用课程,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开始编写讲义。在讲数字电路时,他发现随堂听课的除学生外,还有不少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教师,因为座位不够,他们都自带板凳入座。学生反映有收获,康华光讲课就越有劲头,也增强了授课信心,为后续的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康华光:溉中华兮增国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