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国杰出的妇产科学专家蔡桂茹教授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韵熙)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杰出的妇产科学专家,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创始人之一,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蔡桂茹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4日下午3点18分在附属同济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蔡桂茹教授,女,汉族,1921年9月出生,籍贯江苏南京。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年,同济医院响应国家政务院的要求,从上海整体搬迁至武汉,支援中南医疗卫生事业。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愿,蔡桂茹教授放弃了上海优越的工作,和其先生、我国著名儿外科专家童尔昌教授一起投身武汉。
1956年起在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工作,1978年至1985年期间担任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197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87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医学和教育事业,是国内著名的妇产科学专家,尤其是对妇科肿瘤学有深厚造诣。
蔡桂茹教授曾任湖北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常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及妇产科学会主委,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武汉分会名誉理事及湖北分会妇产科学会名誉主委,湖北省计划生育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及湖北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武汉医学杂志》副主编,《同济医科大学学报》《现代妇科进展》顾问,《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主编《妇产科临床手册》《妇产科临床问题解答》《卵巢恶性肿瘤》《实用儿童与青年妇科学》《妇产科手术并发症》等,参编《德汉医学词汇》《现代老年医学》《生殖免疫学》《临床妇科学》、《妇产科保留功能性手术》《妇科肿瘤学》等。
一名共产党员医生的心愿
——记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蔡桂茹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当个合格的医生,尽心尽力地为病人服务,让更多的人免受病痛之苦。”从事妇产科工作50余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蔡桂茹教授奉献了自己的毕生完成了这一心愿。她是我国妇产科多种复杂疾病诊疗指南主要制定者之一,推动了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发展,先后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妇产科专业人才,我国著名妇产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正是她的高徒。
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宫颈癌、卵巢癌发病率很高。中国第一代妇产科先驱和领军人、同济医院金问淇教授率先开展了妇科癌症的研究。1955年,同济医院整体搬迁到武汉后,金问淇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展宫颈癌根治手术,1957年,同济医院还开创性地进行宫颈癌的筛查防治,通过子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方法,老一辈的临床专家们一次又一次深入基层。
80年代,蔡桂茹教授也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专家之一,门诊、病房、手术室,一刻不停,面对一个个痛苦的女同胞,蔡教授埋头苦干,内心里却在流泪。
那时,马丁院士还是未谙世事的年轻学生,跟着导师蔡桂茹教授上门诊,做手术。他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深感同济前辈的重任:“常常看到的都是已经挨到了癌症晚期不得不来看病的农村妇女,记得那时转诊到我们医院的晚期宫颈癌病人特别特别多,候诊室的长椅下常常是一滩血、一滩水,老远都能闻到异味,再看看病人,个个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了人形,我的老师们只能是尽力去手术,虽然明知道手术效果极其有限……”
在蔡桂茹的带领和影响下,同济医院妇产科几代人以攻克妇科肿瘤为研究目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治疗领域取得了引领世界的突出成果。
蔡桂茹对待病人就像亲人,甚至胜过亲人,谁来看病,她都热情接待,精心诊治。特别是对远道而来或家有困难的病人,她更加关心,能一次解决的,决不让病人跑第二次。
为了让外地病人看了病早日返回,减少在外的开销和不便,她往往陪着病人上楼下楼,做检查、做化验。“我累点不要紧的,病人来看一次病可不容易呀!”妇产科病人越来越多,专家门诊量也不断增加,常常,当别人已吃过午饭了,她却还在诊室里忙着……
蔡桂茹是我国首批批准的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为了给国家培养高级医学人才,她辛勤而严谨,严格又精心。
当年,得知马丁选择了妇产科,求贤若渴的蔡桂茹如获至宝:“马丁的基本功太扎实了,我国妇产科太需要这样的人”。她深感知识的重要,更知人才的宝贵。为此,她倾心尽力地育人:科室里的同志写出了论文,请她给予指导,她从不推托,就是再忙,也要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修改;反复研究、论证,精心为研究生确定课题,让研究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细致地指导研究生的实验和研究,帮助他们攻克难关。
公私分明,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谋取个人利益,这是同事们对蔡桂茹的一贯评价。她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病痛,有的病人出于感激想表达谢意,可蔡桂茹从来都婉言拒绝。
有一次,一位干部得知蔡桂茹的孩子要工作了,就主动上门,提出给予照顾,并保证一定安排满意。蔡桂茹却说:“孩子们的工作,听从国家的安排,孩子的前途,由他们自己去创造,我和老伴虽然都是教授,但不能成为孩子的靠山,更不能用自己的声望去谋孩子的私利。”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蔡桂茹就这样不止一次真实地表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纯正崇高的品格。
1984年,蔡桂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追求多年的愿望。高兴、欣慰之余,她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她体会到,共产党员,不仅仅是光荣的称号,共产党员的价值,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于处处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作用。
多年来,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关怀、培养和信任,蔡桂茹铭记在心,为党的事业奋斗,也就成了她的真诚心愿。
每月一次的总查房,她都事先找好病例,查阅大量资料,查房时详细讲授,为的是让医生们多学到知识;当听说本科生很少能听到老教授讲课,她主动请求,认真备课,第一个执教在五尺讲坛。
70高龄时,虽患青光眼,可她仍常常工作到凌晨,为的是让青年尽快成才。
50多个春秋寒暑,蔡桂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人生的辉煌之路: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湖北和武汉妇产科学会执行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妇科肿瘤学组常委,湖北省政协六届常委,这些职务,是她耕耘学术领域的见证;《妇产科临床手册》《妇产科床问题解答》《卵巢恶性肿瘤》《实用儿童与青年妇科学》等13册200多万字的主编教材、学术专著,以及《德汉医学词汇》《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小儿外科分卷》《生殖免疫学》等著作的出版,记述了她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国内七种专业杂志的顾问、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她每年要审稿100多篇,也书写着她对“生命事业”的奉献。
蔡桂茹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她用一生践诺了一名共产党员医生的心愿。一个人的心愿,只有与人民的需要相结合,与社会的进步相融合,才是高尚的心愿,这样的人,也才是高尚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沉痛悼念我国杰出的妇产科学专家蔡桂茹教授
相关推荐
- 船海学子优秀科创作品参加2019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我校组织武汉赛区团队获突破性成绩
- 我校学子在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中获得佳绩
- 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等
- 我校参加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
- 巡视整改见行动 旧楼腾退有高招
- 【战疫·先锋人物】尚游:坚守金银潭83天,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
- 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为2018级新生讲授思政课
- 陈建国团队在焦虑症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 【整改进行时】15个单位以主题教育为动力持续深化巡察整改
- 面对恶意噪声威胁,脑机接口系统真的安全吗?《国家科学评论》刊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伍冬睿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 IEEE T. Robotics在线刊登机械学院李文龙教授和丁汉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管理学院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工作
-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族学生考研留学直通车开讲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来校洽谈“银龄教师”引进计划
- 我校国际学生参加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活动
- 物理学院蔡建明教授团队提出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量子传感新方法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师生筑堡垒,光电同抗“疫”
- 学校表彰34位“2017中国高被引学者”
- “最美家庭”许奕华李俊:两次“逆行”走出一抹中国红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