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康团队在利用微生物组大数据靶向高效辅助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领域取得突破。
新闻网讯 日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医学与生物信息系张阳教授团队,在利用微生物组大数据靶向高效辅助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领域取得突破。该联合团队研究成果“Decoding the link of microbiome niches with homologous sequences enables accurately targeted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12月7日发表在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宁康教授、张阳教授为并列通讯作者,博士生杨朋硕和博士后郑伟为并列第一作者。
该研究通过解析不同生态位下的微生物组与蛋白结构的关系,在世界上首次在宏观层面发现了来源于微生物组的同源序列在不同生态位中的不均衡分布和富集特征;进而利用富集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未知结构蛋白的同源序列的来源微生物组的生态位,高效补充同源序列。通过收集42.5亿的微生物组蛋白(来自地球上最主要的四个生态位:肠道,湖水,土壤,发酵罐),该团队预测出了1,044个未知结构蛋白的可靠结构(占当前Pfam蛋白质家族数据中未知结构蛋白总数的约1/8)。通过解析微生物组生态位与预测出的1,044个蛋白结构的关联后,发现不同生态位的微生物组数据对不同蛋白结构的预测能力存在差异。而这一预测能力的差异通过对微生物数据补充同源序列的边际效应和微生物数据的利用效率的评估得到进一步的定量描述。于是,该研究团队基于靶向性人工智能建模,构建预测器(MetaSource),来预测未知结构蛋白在哪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组存在最多同源序列。经过已知结构蛋白的验证,MetaSource能够准确指导其同源序列的补充。对比使用所有42.5亿蛋白构建的模型,使用MetaSource能够显著降低比对时间(MetaSource:每个蛋白比对0.74TB微生物蛋白序列;所有数据: 每个蛋白比对2.40TB微生物蛋白序列),同时MetaSource得到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接触预测准确性(contact accuracy:MetaSource:0.512;所有数据:0.496)和模型预测准确性(TM-score: MetaSource:0.625;所有数据:0.609)。
构建的MetaSource模型可以为Pfam 家族预测其同源序列的来源生态位。(A) 二元分类 MetaSource 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构建此模型是为了检测查询的Pfam 家族的来源生态位是否是四个生态位之一。 (B) 多分类 MetaSource 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该模型旨在预测 Pfam 家族的来源生态位。为了评估整体预测精度,应用了微观平均值(通过汇总所有类别的贡献来计算平均指标)和宏观平均值(由每个类别的指标独立计算并取平均值)。 (C) 基于 MetaSource 模型预测结果的所有 Pfam家族的Pfam 分类结果。 (D) 组合和 MetaSource 预测的生物群落数据集的平均 TM-score、top-Lcontacts的准确性和平均 MSA 搜索时间。 (E) PF08941 和 PF00737作为示例来说明使用来自不同生物群落的 MSA 对 Pfam建模精确度有差异。红框是MetaSource预测出的存在最多同源序列的环境。
该研究是系列研究“利用宏基因组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第二期工作。在第一个研究中,该合作团队利用海洋微生物组大数据辅助预测蛋白结构,发现预测出可靠结构的蛋白结构参与海洋微生物组中重要的光合作用通路,初步揭示了微生物组与构建的蛋白结构之间的关系,一期研究于2019年11月发表在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Genome Biology。
而作为二期工作,该研究在更加宏观层面验证了这一重要的微生物组-序列-蛋白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靶向方法来更高效地利用微生物组辅助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一方面,该工作可以作为利用宏基因组序列辅助预测蛋白结构并解析其潜在功能的”蓝皮书”,为进一步完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指出了方向。另一方面,该工作首次发现了来源于微生物组的同源序列在不同生态位中的不均衡分布和富集特征,为更深入的理解功能基因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项目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生物学中心(筹)等单位开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宁康团队在利用微生物组大数据靶向高效辅助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领域取得突破。
相关推荐
- 新闻学院开展新闻学原理课堂讲座
- 经济学院青年教师何川聚焦中美“贸易战”对企业劳动需求的影响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部考评中获得优秀
- 共克时艰不停研 物理学院进展多
- 化学与化工学院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斩获佳绩
- 管院校友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企业科技50强」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张超然院士捐款40万 助力同济医院疫情防控
- 2018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发布 我校列大陆高校第六
- 校长李元元调研环境学院数学中心
- 同济医院赴长阳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 华中科技大学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成员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表扬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毕业研究生“云答辩”“云招聘”来了
- 国际学生聆听“虎妈猫爸”的故事
- 生命学院张燕副教授、朱艳红教授团队在智能响应性纳米声敏剂用于肿瘤声动力-免疫治疗取得新进展
- 《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经济学院王少平赵钊研究论文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团委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家庭关爱志愿服务
- 【庆百年 学党史】梨园医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我校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第四届职工创业创新比赛中喜获佳绩
- 抗疫精神学习专题集体备课会举行
- 《Science Advances》以封面亮点报道我校张胜民教授团队的原创发现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