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明研究员团队在可见光镍协同催化还原酰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亨)11月15日,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刊发了化学与化工学院袁伟明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可见光/镍协同催化还原酰化偶联策略将酯转化成酮的研究进展”(From Esters to Ketones via a Photoredox-Assisted Reductive Acyl Cross-Coupling (PARAC) Strategy, DOI:10.1002/anie.202114731)。
众所周知,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传统合成方法主要依赖于高活性有机金属试剂对羰基亲电试剂的加成/氧化反应或者偶联过程,在底物多样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且目前开发的方法大多难以构建结构复杂、大位阻的酮如芳基/三级烷基酮或三级/三级不对称烷基酮等,因此开发温和条件实现结构多样化、尤其是大位阻酮的合成仍然是目前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袁伟明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镍/可见光协同催化还原酰基化偶联策略,实现了温和条件下两种羧酸酯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构建了一系列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大位阻、结构复杂且官能团多样化的酮类骨架,涵盖了各类不同取代的芳基/烷基和二烷基酮的高效合成,取得了目前最好的底物应用范围(图1)。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反应历程,提出了Ni(0)/Ni(I)/Ni(III)的催化循环机理,为复杂酮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 可见光/镍协同催化还原酰化偶联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袁伟明研究员与武汉大学戚孝天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理论计算部分),论文第一作者是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奚晓翔与武汉大学的罗宜欣博士(理论计算部分)。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启动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11473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袁伟明研究员团队在可见光镍协同催化还原酰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战疫·基层事记】经济学院为本科教学织好三张“网”
- 【别样毕业季】环境学院给卓1601班: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学生质量
- 教育部网站推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亮点经验
- 公卫学院2021年夏令营活动开营
- 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大工程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论坛举办
- 【迎新季】管理学院开展2021级本硕博新生安全教育
- 百余医护在协和金银湖院区植下“健康树”
- 石河子大学来校洽谈对口支援工作
- 2021年医科学生跨校区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 出版社10项目入选国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 传唱红色经典,回首百年华章研究生党支部献礼建党百年党史歌唱大赛决赛举行
- 1120枚自制饼干送到学生家中
- 同济医院马丁院士荣获“中国好医生”和“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称号
- 【特色党建】建规学院联合四院开展“风雨苍黄百年路”定向越野党史知识竞赛
- 【科学前沿】教科院任学柱课题组在批判性思维领域取得进展
- 【战疫·基层事记】记第二临床学院抗疫志愿者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能源学院团结一致向前看,抗击疫情有我在
- 法学院首批赴省法院调研学习师生完成任务
- 我校问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湖北赛区
- 我校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