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堂春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闻网讯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当选。
邬堂春教授是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针对环境健康领域长期存在、尚未破解的重大科学难题,运用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在空气污染与健康领域的贡献如下:①采用世界最大、随访44年的7.4万接尘工人队列,揭示并解答矽尘暴露致肺癌和冠心病死亡增加(分别增加1.50、1.86倍)的世界难题,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矽尘为肺致癌物提供了高级别证据,促进了中美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重大修订。新标准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尘肺、肺癌的发生,延长工人的预期寿命。②针对全球30多亿人家用固体燃料致健康危害的难题,对51万多居民(迄今样本量世界最大)进行了9.8年随访研究,首次揭示家用固体燃料烹饪、取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分别导致每10万居民每年增加338、392人死亡,是居民过早死亡的重要病因;揭示改用清洁能源是减少居民死亡的关键对策;有效通风可减少使用固体燃料和清洁能源烹饪者的死亡风险,估计每年减少中国30万人的过早死亡,是经济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预防对策。③深入研究了空气污染致心肺损害的主要成分(如多环芳烃、钛、砷、铜)和作用机制(如热休克蛋白、DNA甲基化),为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和高效精准预防提供了新证据。面对新冠疫情,领衔研判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效果和疫情趋势,证实了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作战的巨大成效,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的高传染和高隐蔽性,为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撑。
邬堂春教授在揭示环境病因、阐明发病机制和制定预防对策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创建清洁环境、促进健康长寿、共享美好生活的预防医学实践,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在JAMA(两篇)、Nature、J Clin Oncol、Circulation等发表论文402篇,被CA Cancer J Clin、New Engl J Med、Nature等正面引用14,328次;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材和《环境与精准预防》等3本著作,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邬堂春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推荐
- 【迎百年 学党史】梨园医院举办“学党史 悟思想 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 同济医学院举行“我爱我家”寝室长培训
- 经济学院张建华教授应邀参加省发改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线上座谈会
- 校领导岁末慰问一线师生员工
- 学校召开2020年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会议
- 【迎百年 学党史】校机关党委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 【聚焦军运会】我校军运会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召开
- 【整改进行时】校医院为民服务解难题
- 飒爽英姿交上军训满分答卷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我校学子获佳绩
- 土木学子许杰源成为湖北省第425位干细胞捐赠者
- 【HUST党史故事】关恩勤:在革命熔炉中成长
- 校领导调研电气学院本科生培养工作
- 电气学院蒋栋教授当选IET Fellow
- 我校九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张超然院士捐款40万 助力同济医院疫情防控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
- 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启动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医科学工战线:用心呵护学生
- 管理学院杨治教授获评“2021年度商科教育领军人物”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