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示范应用”通过绩效评估验收
新闻网讯(通讯员 冀娴贤)9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激光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示范应用(2016YFB1102600)”项目的课题验收会在武汉召开。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委派的专家组现场考察了钢轨激光淬火加工车的作业过程,听取了5个课题执行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高度肯定了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中全部5个课题的绩效评价均为优秀。
项目全部五个课题都参与了汇报。我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团队是该项目中铁路钢轨在线强韧化处理装备的技术源头,团队成员胡乾午副教授主持课题4“激光选区淬火高效在线强化成套设备研发”的研究工作,团队负责人曾晓雁教授和团队成员王邓志副教授、孟丽博士后、刘洋波博士后分别参加了课题1“激光冲击与淬火强化技术基础研究”、课题4和课题5“激光选区淬火高效强化工艺研究与应用示范”的研究工作。
课题4提出的钢轨激光选区淬火方法,在钢轨表面形成“马氏体强化区+珠光体软基体”的复合结构,成功解决了此前钢轨材料难以兼顾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技术难题,为钢轨在线激光强化延寿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高功率激光高重频选区淬火技术,将钢轨激光加工效率从5m/h提高到54m/h。与武汉新瑞达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的GCC-50型钢轨激光淬火加工车,采用独特的子母车结构,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能够快速抵达和驶离现场,满足小半径曲线钢轨、道岔、尖轨等部件的激光淬火加工要求。特别是GCC-50型钢轨激光淬火加工车采用基于视觉测量的钢轨激光加工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钢轨轮廓,规划选区激光淬火的扫描路径,实现钢轨在线激光淬火过程的智能化控制。GCC-50型钢轨激光淬火加工车得到国家铁路集团公司认证中心的新产品定型认可,是国际上首台专业型钢轨在线激光淬火和熔覆加工车,已经先后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课题5采用研制的GCC-50型钢轨激光淬火车,在武汉北编组站进行了钢轨在线激光淬火强化和激光熔覆修复的示范应用,应用过程中工作状态稳定,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证明该装备已经能够初步满足轨道激光加工的应用要求。激光选区淬火处理钢轨的平均寿命是未经激光处理钢轨的3倍。此外,课题5编制了钢轨表面激光选区硬化工艺规范,开发了钢轨激光选区淬火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相关成果对于保证钢轨激光淬火质量和促进钢轨在线激光淬火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家组组长为北京工业大学蒋毅坚教授,专家组成员包括暨南大学段宣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明研究员,浙江大学欧阳小平教授,重庆大学曹华军教授,江南大学赵军华教授。参加会议的财务专家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刘伟。
依托单位我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曾绍群教授和科发院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裴宇翀参加会议。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示范应用”共分为5个课题,项目负责人为空军工程大学何卫锋教授。下面共分为5个课题,其中课题一的大部分和课题二、三主要研究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中的应用,技术源头来自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院士团队;课题一的另一部分和课题四、课题五主要研究激光选区淬火技术与装备在铁路钢轨延寿中的应用,技术源头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课题四的负责人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胡乾午副教授,课题一的负责人是西南交通大学周仲荣副校长,课题五的负责人为原武汉铁路局赵文芳副局长。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团队自2005年开始联合武汉铁路局,开展激光表面工程技术在铁路钢轨表面延寿中的应用,迄今已经17年。期间,先后得到原铁道部科技司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的资助,历经艰难,终于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示范应用”通过绩效评估验收
相关推荐
- 电气学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打造线上精品课程
- 习近平连线协和医院慰问勉励医务人员
- 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为我校两名商务部奖学金生颁发毕业证书
- 从“集结号”到“冲锋号”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培训班举行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举行
- “广东工研院杯”创新创业大赛暨“互联网+”校赛落幕
- 【整改进行时】光电信息学院聚焦学风建设 助力学生成长
- 《自然·通讯》在线刊发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苗雨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ICU老党员王模荣为爱坚守
- 2021年华中大毕业杯足球赛落幕
-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代表访问管理学院
- 管理学院开展“早日站在党旗下”系列教育活动
- 《人民日报》刊发法学院院长汪习根教授理论文章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3日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欧能源学院做实党群服务
- 【战疫·坚守一线】同济医院气管切开应急小分队:打出重症救治最后一张王炸
- 刘洋:十年如一日,广照及重渊
- 电气学院积极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团队光学自旋-轨道映射研究发现新现象
- 我校在第三届湖北省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斩获特等奖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