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在国际化舞台上展现华中大风貌
■ 通讯员 王雨静 蔡佳
刚刚结束的2020东京奥运会是这个夏天的焦点,赛场的精彩之下,亦有一个专业医疗团队在有序运转。我校同济医学院2016届哈萨克斯坦籍博士校友李哲(英文全名:Yeltay Rakhmanov)经过国际奥委会(IOC)的层层筛选,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和2020东京残奥会运动员医生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他以执业医师的身份与来自阿根廷、德国、英国、南非、西班牙等十三个国家的23名医务工作者共同为2020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比赛期间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身处奥运一线、防疫一线,这支由世界各地的杰出医务工作者组建成的医疗志愿者团队勇担使命,奉献大爱,成为全体奥运健儿们最坚定的“后盾”。
李哲现任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席讲师。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他于我校同济医学院攻读运动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先后在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参与临床实践。让我们走近李哲,了解他作为医者“大爱仁心”背后的动人故事。
久慕同济名 缘结华中大
2013年,已经在欧洲完成硕士阶段学习的李哲获得了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仰慕于我校同济医学院在医疗保健服务领域的研究水平、创新成果与突出成就,他坚定地选择来校我攻读运动医学博士学位。
求学期间,李哲跟随我校同济医学院游洪波教授团队,于同济医学院生物与再生医学中心进行“软骨前干细胞形成分化”研究,并积极参与各项与软骨缺损后使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的运动创伤康复相关的临床门诊实践。此外,李哲还志愿向硕士生讲授运动创伤的管理与康复方向的课程,并主动为整形外科、运动医学和再生医学系的学生们组织职业日活动。在华中大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的三年中,李哲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经验,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运动医学领域深入钻研的决心与信念。
李哲在同济医学院学习
每每念及母校,李哲都满怀感激与祝福。他与恩师游洪波教授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络,并十分期待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能够与我校达成学术研究、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领域等多方面的合作。他说:“我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所任教的院系和游洪波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都是关于软骨组织再生方面的研究。我期待两所高校可以在此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我希望双方可以加强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对学生来说,如果可以到不同学校进行交换学习,必将对未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促进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对老师们来说,国际交流的经验亦不可或缺,这些机会对于开展学术研究、推动教育创新非常有价值。”李哲还提出可以加强两校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合作。他了解到我校同济医学院设有专门的“运动创伤科”和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训练与研究合作中心,并表示如果能与我校达成合作,将极大促进哈萨克斯坦在运动医学领域和康复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发展。
李哲在同济医学院进行志愿教学
求学无止境 仁心无国界
医者仁心,为实现自己的济世理想,李哲选择了一条放眼世界的磨砺之路。早在2008年,李哲便获得了西哈萨克斯坦Marat Ospanov州立医科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于本校社会医疗和保健管理系担任讲师。但李哲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先后前往波兰、意大利进行“将波兰在医疗和社会康复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哈萨克斯坦医疗保健和高等教育的现实相适应的可能性分析”“医学、社会和法律视阈下哈萨克斯坦预防性和适应性运动的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并于2016年于我校取得博士学位。随后,李哲继续问学于波兰Pomeranian应用科学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生物医学培训教学法研学。
李哲与同事进行学术交流
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意大利、波兰……李哲问学研学的脚步遍布亚欧大陆,因此在求学过程中,李哲有机会接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患者,这不仅帮助他积累起丰富的临床实习经历,更重要的是,这些经验使他深刻认识到作为医者仁心济世的使命担当。在我校同济医学院进行临床实习期间,李哲跟随游洪波教授团队参与运动创伤及康复的临床门诊,接诊过大量伤情各异的中外患者。在医者眼中,全然没有种族之分,国籍之辨,他们全心关注的是患者所经受的病痛折磨,并感同身受,全力医治。面对患者,无论国籍,一心赴救,这是作为一位拥有十数年跨国求学的医者镌刻于心的医德修养。
适应国际化 进入奥运村
或许正是由于其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李哲能在两百余名2020东京奥运会医疗志愿者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通过国际奥委会的重重选拔,成功进入奥运村,成为奥运健儿们的坚实后盾。据李哲介绍,他所在的医疗志愿者团队主要的工作场地是奥运村综合诊所和奥运村无症状、轻症新冠肺炎患者隔离设施远程会诊中心。与之共事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在运动医学领域各有建树的优秀医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事是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验。对于李哲而言,十余年的海外研学经历,尤其是在华中大同济医学院求学期间的国际化氛围,无疑为他在此工作环境中实现高效沟通提供了绝佳的优势。在同济医学院国际化学习氛围的“锤炼”下,李哲早已建立起多元文化背景下行医的技能体系,因此在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李哲能够顺利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医疗志愿者高效共事。
李哲参与学术交流
回想起在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担任医疗志愿者的经历,李哲深深有感于奥林匹克精神中所包蕴的团结、友爱与平等,这熠熠生辉的精神之光照耀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路,这亦是行医者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大爱”。作为一名医学科研人员,李哲也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项目,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李哲凭借在华中科技大学打下的扎实医学基础,怀着对医疗事业的满腔热情,谱写了跨越国界的精彩故事。他曾对我们说:“如果有机会,我十分希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带着我的团队和学生,为我的第二故乡——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疫情时期,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全球共识。李哲以自己在全球新冠肺炎蔓延现状下勇担重任,逆流前行的使命担当,积极响应并全力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号召,展现着新时代华中大国际化人才的独特风貌。李哲的故事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典范。历年来,我校陆续培养了众多同李哲一样的优秀国际学生,他们正在世界的舞台上、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展现华中大人的精神风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李哲:在国际化舞台上展现华中大风貌
- 上一篇:“公卫叙事”文化活动启动
- 下一篇:李化:柔肩挑重担 巾帼绽芳华
相关推荐
- 【我为群众办实事】远程学院校友会赴云南开展学习调研帮扶活动
- 校领导与校学生会新一届主席团成员集体谈话
- 海尔智家—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校举行
- 【战疫·基层事记】计算机学院扎实推进疫情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
- 哲学学院与邢绣娘生态园签约共建耕读教育教学基地
-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新书发布暨作者座谈会圆满举行
- 杨秀清:以“用心”二字诠释对教务工作的热爱与坚守
-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委员会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 校友喻鹏捐赠3000万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电信学院勇担使命全面奋力战疫
- 我校专家学者参加“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
- 【战疫·基层事记】华中大人权法律研究院受邀参加“疫情防控中的人权保障”网上研讨会并发表观点
- 2020级新生迎来军训“首秀”
- 校领导岁末走访慰问师生员工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举行2019年度基层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座谈会
- 我校签约入驻国家网安基地网络安全学院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材料学院:共克疫艰 坚守防疫阵地
- 【战疫·坚守一线】华中大附属协和医院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院远程连线并肩作战
- 第一临床学院开展期初教学检查
- 线上体育教学足球大课堂“喻”见国足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