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自然》在线发表刘剑峰课题组发现的GPCR二聚体激活G蛋白的新机制
新闻网讯 4月2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生命学院、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刘剑峰教授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课题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GABAB receptor-Gi protein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突破性地鉴定了C类异源二聚体GABAB受体与G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二聚体GPCR偶联G蛋白的新模式,对开发新型毒副作用小的GPCR变构剂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GPCR是重要的药物靶点,40%以上的上市药物都是以GPCR靶点研发出来的。根据其相似性,GPCR可分为A、B、C和F等四种类型。GPCR通过偶联G蛋白,作为核苷酸交换因子促进G蛋白从GDP形式转换成GTP而激活下游信号。已有的研究表明,A,B和F类单体GPCR通过跨膜结构域(TM)6相对于TM3发生运动,使得Gα亚基的C末端在受体细胞内侧的腔中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GPCR可以形成二聚体或者多聚体,其中C类GPCR已被证明只能通过由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发挥作用。GPCR二聚体一次只能激活一个G蛋白,但这种非对称激活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对该机制的阐明将丰富基于GPCR二聚体的新的分子药理学理论,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基于受体二聚体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
GABAB受体属于C类GPCR,由GB1和GB2亚基组成异源二聚体,是重要的精神类疾病药物靶点。该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别的GPCR不同,GABAB受体激活状态下,两个亚基跨膜区没有发生TM6的外扩,只有GB2亚基发生TM3和TM5的微小移动,进而引起细胞内环(ICL)的变化,TM3和三个ICL形成一个浅槽来结合Gi蛋白。此外,实验证明G蛋白与GABAB受体的结合是非常灵活的弱相互作用。如图显示,GABAB受体和G蛋白的结合,完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GPCR,显示出GPCR二聚体不对称激活G蛋白的独特性。GABAB受体与G蛋白独特的结合模式也进一步通过大量功能实验得到了验证,并且这种结合模式可能在其他C类GPCR二聚体中具有保守性。活化的G蛋白保留了活化G蛋白的所有预期构象变化:α5螺旋向外移动,螺旋结构域相对移动,打开核苷酸结合位点。Gi蛋白α5螺旋的C末端插入GB2亚基的长的ICL2和短ICL3之间,这种结合模式为GABAB受体的Gi/o选择性提供了解释,为揭示GPCR产生功能多样性的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首次提出G蛋白之间的空间位阻是导致GPCR二聚体只结合一个G蛋白的原因,解决了该领域研究的一大困惑。
图为GABAB受体和G蛋白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图a),GABAB受体结合G蛋白与A/B/F类GPCR结合G蛋白的比较 (图b)。
刘剑峰教授和张岩教授课题组于2020年率先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高分辨率的不同状态的GABAB受体异源二聚体冷冻电镜结构,展示了GABAB受体激动剂的结合引起了GB1的VFT关闭,进而诱导了两个亚基之间的TM界面重排,使得TM从非激活状态的TM3-TM5/TM3-TM5界面转换到激活状态的TM6/TM6界面(Cell Research.,2020)。该项工作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阐明受体通过GB1和GB2胞外区相互作用导致GB2“弯曲”而引起GB2跨膜区构象变化,从而偶联G蛋白的新机制。其中亚基之间的TM6/TM6相互作用起到稳定GB2亚基“弯曲”状态,进而稳定受体激活的作用。该工作是上一个工作的的延续,详细的描述了GABAB受体由非激活到激活偶联G蛋白的不同结构域的构象变化,对研究C类家族其他GPCR的激活具有指导意义。
刘剑峰课题组长期从事GPCR分子药理学研究,对GPCR同源二聚体和异源二聚体结构、功能以及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在Cell、Nat Chem Biol.、Nat Commun.、Sci Adv.,、PNAS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该项工作中,也进一步验证了刘剑峰课题组之前发现的C类GPCR二聚体,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Nat Chem Biol.,2015; PNAS., 2011),GABAB受体(Cell Research,2020; Nat Commun.,2019;EMBO J.,2008)和钙敏感受体(PNAS.,2020)的激活模式。该工作是浙大—华科大细胞信号转导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共同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申仓松、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毛春友博士、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许婵娟博士、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晋楠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剑峰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PIN JP教授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x.doi.org/10.1038/s41586-021-03507-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学前沿】《自然》在线发表刘剑峰课题组发现的GPCR二聚体激活G蛋白的新机制
相关推荐
- 护理学院本科生完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社区护理科学与管理”线上课程学习
- 医管院党委召开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交流会
- 中行湖北省分行人才培训班开班
- 食堂优化选餐服务用心满足师生所需
- 生命学院本科生团队生物脱胶项目摘得国际大赛金奖
- 光电信息学院本科生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 61名同济学子荣获“硚口创新奖学金”
- 【别样毕业季】线上线下齐聚 2020年毕业典礼举行
- ?第一届中国-东盟发展与治理论坛在我校公管学院召开
- 校团委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会暨学生会组织改革推进会召开
- 副省长赵海山调研我校碳捕集试验基地
- 航空航天学院胡元太教授课题组提出压电PN结性能调控的人工势垒方法
- 机械学院召开2020年党外人士座谈会
- 【迎百年 学党史】法学院“七个一”特色学习教育活动启动
- 【迎百年 学党史】网安学院首届“学史铭志”知识竞赛举行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华同总公司“硬核”保障生活物资
- 校党委开展春节走访慰问统一战线成员活动
- 校纪委开展新任职干部廉政谈话
- 【决战脱贫攻坚】在彩云之南蹚出科技产业扶贫“新路子”
- 我校作为学术成员加入国际电信联盟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