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运动会】挑战旧高度,创造新纪录
■记者团见习记者 付光圆 郭皓茹 姚晓炫 李欣
跑道上,沙坑旁,运动健儿们挥洒着汗水,不断超越,不断挑战,创造出新的辉煌,为运动会更添一分光彩。
男子实心球新纪录创造者:公管学院谢伟翔
记者团见习记者 刘瑞奇 摄
11月6日上午9点15分,中心操场的实心球赛场围着许多选手。“破纪录啦!“一声惊呼打破了中心操场一隅的宁静,学校男子实心球项目的新纪录在此时此刻产生——来自公管学院18级的体育特长生谢伟翔以18.63米的成绩刷新了18.19米的原记录。
得知自己打破记录后的谢伟翔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他和同伴一起站在人群边缘,身材高大健硕的他神情镇定,淡定自若。“还是挺开心的,但这不是我最好的成绩,所以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原来,早在去年的湖北省高校运动会比赛中,谢伟翔就以21米的成绩获得了实心球项目的全省第二名。
小时候就显现出体育天赋的谢伟翔在父母的支持下,从高一开始就开始了专业的体育训练,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在高中时期,谢伟翔要进行每周五天、每天两个多小时的专项和体能训练。训练中,谢伟翔常以“比你强的都在努力,你为什么要放弃“这句话激励自己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会儿。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让他一直在体育比赛中都有着较好的成绩。
男子4*100米接力赛新纪录创造者:公管学院尹航、郭彤 、潘峰、刘爽
记者团见习记者 罗娅玲 摄
11月6日下午4点7分,本科男子4*100米接力赛即将开赛。一支穿着黄色背心的队伍走上赛场,明亮而夺目。这支队伍由公管学院20级体育特长生尹航、郭彤 、潘峰、刘爽组成,他们以42.2秒的成绩打破了学校42.6秒的记录。
比赛中另一支由体育特长生组成的队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整个赛程里,两支队伍不相上下,最终公管学院的队伍以0.6秒的优势险胜。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虽然只在比赛前磨合了一个小时,但超高的体育专业素养让他们在短期内就达到了高度的默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得知自己的队伍打破了校运会记录后,尹航和其他队员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讶和激动:“因为对方队伍里有两个厉害的人没上场,结果还是有一些侥幸,所以我们这个记录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男子立定跳远新纪录创造者:公管学院黄华锋
记者团见习记者 罗娅玲 摄
11月6日下午,立定跳远预决赛在中心操场进行。比赛刚开始3分钟,一阵欢呼就打破了午后的沉闷。来自公管学院的黄华锋以3.2米的成绩突破了我校运动会男子立定跳远的最高纪录。得知突破了记录,黄华锋感觉很开心。“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校运会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次测试,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他坦言道。
作为一名体育特长生,黄华锋对自己的实力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虽然他专业训练的项目是三级跳远,但立定跳远是一个基础性的练习。在平常的训练中,他们经常练习立定跳远来辅助提升三级跳远的能力。但立定跳远不是一朝一夕速成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的,它需要强健的体魄和一定的训练基础。而黄华锋多年的训练为本次校运会记录的打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提到三级跳远,这个身高腿长的大男孩抑制不住地兴奋。从六年级开始练体育,到初二开始接触三级跳远,三级跳远项目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是本科20级的新生,但是他在三级跳远领域已获得了许多荣誉,。高中时他就活跃于各个田径赛场,积极参加各种田径比赛,并且连续获得了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全国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联赛总决赛三级跳远第一名,和2019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他看来,不断突破自我,创造自己新的记录,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在突破不了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但他也坦然面对这种情况,“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个人都会经历伤病、迷失自我,慢慢地就会突破出来。教练也会帮助你去调整这种心态。”
虽然他对于校运动会没有三级跳远赛事项目有点遗憾,但是他对三级跳远的热爱一如既往,并为之不断地拼搏,坚持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正如他说:“三级跳远是我所有体育运动的最爱。”如今,他已经加入了校田径队,即将踏入新的征程,去创造新的辉煌。
本科男子4×400接力新纪录创造者:公管学院潘峰、刘爽、彭志聪、郭桐
11月7日下午3点12分,骄阳向中心操场上投下耀眼的光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观众们的热情。观众席上的观众们纷纷起立观看本届校运会径赛的最后一类项目4×400接力赛,一阵阵加油声,夹杂着助威的击鼓声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激扬的音乐加速了人们的心跳,身穿黄色运动背心的一支队伍以3分27秒的成绩打破了校运会记录。他们是来自公管学院的四位健将——潘峰、刘爽、彭志聪、郭桐。
在其他队的第四棒选手刚刚出发之时,公管学院的第四棒选手便已经稳稳地冲过了终点线,引得观众席上一阵惊呼与拍手叫好。“我们整个团队配合得非常好,每个人交接棒的时候都很稳,而且速度把控得也很到位。”队员们对本场比赛的表现作出了一致“好评”,但也存在一些遗憾:“因为马上要备战省赛,不敢用力过猛,所以大家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最好水平。”不过随即又补充道由于队员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后的机会还有很多,成长一段时间之后将会做得更好。
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他们,从小就热爱运动、热爱竞技,因此锻炼了健壮的体魄、练就了扎实的技能。来到华中大后,在学院的安排下,每天的课程安排在上午或晚上,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可以训练。上午正常学习,每天下午两点开始集合训练,风雨无阻。教练会教授很多实用的技能,他们则反复揣摩和练习,晚上则会按时参加晚课。合理的时间分配使得他们能够较好地平衡学习、生活和训练。
而赛场上的佳绩,无疑是对他们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一周只有一天假期,训练很累很苦,但很值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运动会】挑战旧高度,创造新纪录
相关推荐
- 长江学者汪习根教授于荷兰出版的英文著作受到联合国官员高度评价
- 【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职工电子邮箱完成扩容
-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我校先进个人和集体获表彰
-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工作布置会召开
- 电气学院教师多举措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 协和医院胆道闭锁分子诊断原创成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 熊伟教授夏金松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出大帧数高帧率的超表面动态全息显示新方法
- 第二临床学院“学风杯”英语能力竞赛学子展风采
- 王艳玲来校调研 强调推进“五个思政”建设
- 12家被巡察单位集中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 校领导赴长江证券看望校友并签订校企全面合作协议
- 潘垣院士做客电气学院惟学论坛系列讲座
- 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校报到登上新舞台
- 2019特优生创新年会举行
-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杂志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卓越期刊目录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光电信息学院:师生齐上阵 张家界老乡们的心意送抵华中大
- 【战疫·基层事记】新闻学院教工同出力 抗击疫情尽所能
- 定点帮扶在行动“七彩育苗计划”系列活动助蚂蚁堆学区孩童茁壮成长
- 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长廊宣传教育功能凸显
- 【科学前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