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导师”用亲身经历讲出网红课
■记者 郭雨辰 通讯员 周桥
小狗为什么要坐在台阶上?披萨为什么会这么小?在建规学院李保峰教授《营造十讲》公选课里,这些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随处可见。一直以来,这门已有10年历史的课程受到了大量校内外学子的欢迎,被称为建规学院最具吸引力的网红公选课,李保峰本人也被学生们称为“如偶像般存在的导师”。
图为建规学院李保峰教授(右一)
李保峰曾戏称,《营造十讲》可能是全校“交通成本最高的课程”。虽然只有24个学时,但是它包含了李保峰遍访世界40余国、数百个城市和乡村聚落搜集的素材以及其30多年的工作经验,是他对建筑、景观、城市等专业内外思与行的合集。
1988年,受慕尼黑工业大学Thomas Schmid教授邀请,李保峰在其研究室担任助教。假期来临之前,他找到院长Schroeder教授,请其为他开一个德国建筑教育必读书单。但院长却给了他不一样的答案:“第一次来欧洲,为什么不出去体验城市和建筑呢?”于是,李保峰按照院长开的“书单”——欧洲各国必去的城市和建筑目录,开始了城市及建筑“阅读”。数月下来,李保峰逛了欧洲很多国家的城市和建筑,那些原来书本上的冷冰冰建筑数据和类似“征婚照”一般的漂亮建筑照片,逐渐变成了浸入他血脉的真实体验。
“有限而局限的自我变成了更加丰富而视野开阔的自我。”李保峰回忆说,这次旅行让他意识到建筑学教育的特殊性——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因此,此后的20多年间,李保峰走遍五大洲,利用开会、交流、旅游及合作设计的机会几十次考察富藏城市及建筑学经典的欧洲、日本及美国等,收获无法言表。“我最想分享的就是行万里路,所以我现在也鼓励我的学生尽量走出去。”多年的经验让李保峰越来越体会到多样化的经历和真实的体验对建筑师多么宝贵,因此,他也会大力推荐自己的学生们去国外交流学习。
行万里路的宝贵经验也自然融入到了《营造十讲》里。“没有艰深枯燥的理论,只用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以图文方式来给大家讲述,所以课堂像侃大山一样通俗易懂、一气呵成。”建规学院本科生周桥说,这门课程的“卖点”之一就是李老师强大的旁征博引能力,课堂上,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故事素材经常让同学们大呼过瘾,哪怕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实际上,李保峰有一项独门“秘籍”——随时随地收集讲课素材。1988年他在欧洲旅行时,将几乎全部工资用于交通和拍照,回国时带回几千张幻灯片,而那时归国人员中流行的“电器8大件”却再无钱购买。这些素材后来均融入了李保峰的教案,成为了他的一笔宝贵财富。
疫情期间,李保峰再次投入大量心血,精心将该课程的10个单元划分为34个30分钟短视频,并辅以线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答疑,成功完成这门课程的线上转换。全新的线上授课方式,同样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喜爱。
“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网络授课中,李老师为了避免出现问题,提前半天就开始了调试。”建规学院本科生鲁雪茗说,疫情期间,老师坚持运用网络平台认真授课的精神激励了自己,让自己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业。“李老师还鼓励大家保持学习姿态,进而提升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这样的提醒对我们的人生同样充满教益。”
在建规学院本科生沈雨乔看来,《营造十讲》课程并不局限于某一点,而是用比较全面的、横向纵向结合的视角来解读设计,涵盖面广、视野开拓。“课程中最吸引我的一点则是李老师对于建筑的思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仅仅在讲如何设计建筑,更是在分享他从业多年的经验和感想。”沈雨乔说,这种批判和思辨,促使大家将建筑师这一角色与广袤的社会联系起来,同学们也会因此而逐渐理解建筑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学时代对一个人的未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个学习的黄金时代,需要吸收足够的养料,需要学习思想方法。”李保峰认为,授课时教师应起到“灯”的作用,去引导学生、启发思想,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成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偶像导师”用亲身经历讲出网红课
相关推荐
- 黄冈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波一行到访管理学院
- 【迎新季】多彩系列活动助力21级本科新生扬帆起航
- 【关注运动会】教工展风采——趣味运动会开赛啦
- 首届神经形态计算国际会议(ICNC 2021)举行
- 许晓东教授当选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
- 航空航天学院首届二级教代会和工会委员会选举大会举行
- 弘扬奥运精神 课程思政走心更走实
- 电信学院尹海帆团队研制的智能超表面通信系统打破业界性能记录
- 能源学院开启“能源助梦人”计划
- 电信学院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面向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联邦学习参考架构国际标准正式获批立项
- 学校巡视整改监督工作推进会要求强化监督、推动整改
- 2020“民族之星”候选人风采展示答辩举行
- 陈孝平院士团队赴藏手术 医师节前收到病人感谢视频
- 【战疫·基层事记】值守在医学院的“边境线”——护理学院网格值守小故事
- 同济医院马丁院士荣获“中国好医生”和“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称号
- 【战疫·基层事记】社会学院星希望团队开展“特殊家庭心理支援”系列服务
- 七千余名本科新生逐梦出发
- 校长李元元带队赴云南推进乡村振兴对口支援
- 学校行政工作会议召开
- 【战疫·党旗高扬】计算机学院开展学习习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