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人物】护理学院学生孟子芸:一心耕耘的志愿者
孟子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18级英护班的团支书,家在湖北武汉的一位预备党员。在疫情爆发的艰难时刻,看到身为中共党员的父母双双奔忙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学院老师尽力奉献在各类抗疫岗位上许多亲友直接投身在抗疫一线,乐于助人、常做义工的她也同样的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寻门径,入志愿之岗
2月16日,在看到辅导员陈老师在学生事务群发布湖北慈善总会海外物资捐赠组志愿者招募通知后,孟子芸当即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志愿活动,报名参加招募竞选,最终脱颖而出。凭借自己出色的领导能力,以白名单组副组长的职位正式入岗,为同济医学院协助湖北省慈善总会工作,为4000多万件海外捐赠物资及时送达抗疫一线贡献力量。
作为白名单组的副组长,孟子芸的工作主要为以下三个阶段:前期沟通对接医院,实验室实时需求,向药监局专家以及MIT附属医院的医生明确合格物资型号,联系有相关医疗经验的老师,请他们帮助指点。中期负责细化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成员的每日任务,每晚定时组织组员们和老师们开组会讨论进展。后期负责将每个人的表格,整理汇总到线上白名单中,进行再次检查。
“第一次接触到医疗物资白名单这个领域,凡事都是陌生的,困难是很常见的,但是大家一起相互鼓励都走过来了”,面对全新的工作,孟子芸如是说道。
攻坚克难,显巾帼本志
白名单小组是因“跨越国门的物资采购绝非易事,语言的不同,医疗标准的差异,都于无形中增加了广大华侨华人群体医疗物资采购的难度”的需求而生的。而这,也同样是小组成员开展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道难关。
语言和网络的限制、对不同标准的理解、繁多资料的搜寻与整理,都是孟子芸和团队同学们在志愿工作中需挑战的层层难关。以护目镜为例:查阅卡顿的国外网页、全英文界面的详细资料已然令组员们感到些许紧张不安,欧标、美标的产品与医院实际所需的细节差别更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添难题。孟子芸曾于凌晨两点多醒来,重新查找对比每一个标准所代表的详细含义,只为能提供一份满足如今医院在实操里对舒适度,镜片防雾效果,透气要求等各个细节的护目镜白名单。
面对海外捐赠群体,跟踪确保每一笔物资从出发,进海关,陆上运输,一直到医院、社区签收,实时更新物流信息。白名单组主要负责对全球所有医疗物资公司进行“地毯式”搜索,以提供符合防疫标准的海外物资清单为目标,比对国内外防疫医用物资的标准,仔细筛选并详细地统计归纳,明确一线抗疫医院需求,先后梳理出以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12类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疗物资白名单”,给海外物资的识别和采购提供便利。
看似公式化介绍的背后,是对白名单组员们的严格要求,是志愿者们日以继夜的奉献。
不惧困难,守本职初心
3月5日,孟子芸突然生病,病来的很突然。家里有人做社区志愿者,也很容易接触到病毒,特殊时期的生病令孟子芸在志愿工作中稍带一丝紧张,但这并未撼动她坚守岗位,带病办公的意志。所幸病情并不严重,只是免疫力下降。
“在没有参加志愿服务之前,我看到每天触目惊心的数字总是惴惴不安,作为一个学医者我感到自己很无能。后来,我幸运地通过选拔进入到慈总海外组工作,每天都安排得很充实,尽管有时候因为志愿工作和自己的课程有一些冲突或者很晚才能睡觉,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在组里老师学长学姐的鼓励和帮助下,很快调整过来了。”一个“调整”,让人体会出孟子芸面对障碍的不屈与倔强。
“感觉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的自己,是切实参与到了疫情当中的。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真的有回响的,看着在我们大家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点点好转,我真的觉得很开心,很欣慰。另外,在疫情笼罩之下,很多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数字,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无症状感染者,这让人心痛。但是在志愿服务中,在每天工作里,我感受到了老师和专家们,学长学姐们,都在朝着一个目标一起奋斗,大家温暖,善良,优秀而坚定,这是前行路上最有力的支撑。我也经常收到学院陈老师对我的关怀,这让我觉得很感动。
我觉得我也非常感谢在白名单工作期间,有很多的外援老师们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对我们伸出的援手正因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够在一个月内,从白名单1.0到5.0,让许许多多海外捐赠方正确购买到前线真正所缺的,合格的物资,他们应当留下姓名。”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被问及体会时,孟子芸侃侃谈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先锋人物】护理学院学生孟子芸:一心耕耘的志愿者
相关推荐
- 肖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 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联赛校园海选赛华中大站举行
- 张定宇为附属协和医院研究生“挑战杯”团队开展指导工作
- 管理学院举行线上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
- Circulation刊发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 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督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
- 湖北省政协主席黄楚平调研网安基地校区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力打好心理战“疫”
- 能源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评优资格
- 张胜民教授团队在元素掺杂生物活性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 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日示范活动暨校宪法宣传周启动
- 熊有伦陈建国王国斌获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
- 生命学院李子福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阐明高压氧选择性提高纳米药物递送效率机制,提出利用高压氧赋能纳米药物清除肿瘤干细胞新策略
- 生命学院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 【战疫·基层事记】法医学系党委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举行“云签约”仪式
- 我校与金烨钢铁集团、淮海工业集团共建金属增材成形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
- 华中科技大学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举行
- 我校工程实践开放课举行
- 公卫学院“西雅图校友会奖学金”云颁奖典礼举行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