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坚守一线】共享中国方案 中美专家国际连线传递新冠重症救治经验
新闻网讯(通讯员 童萱)近日,美国新冠疫情升级,累计确诊人数持续攀升,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医院专家紧急发出求援,寻求新冠重症治疗经验。3月26日晚8点,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6位专家与美国进行了国际视频连线,向堪萨斯大学医院18位重症、院感、医疗卫生管理专家们传递了同济医院新冠重症治疗经验以及医护人员防护方案。
“哪些新冠轻症病人,容易转为重症?”重症患者的治疗是此次美国专家重点关注的。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湖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赵建平教授解释:“根据我们的经验,当病人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淋巴细胞下降明显时要特别关注。年纪大、血压高、持续高热的病人,容易转为重症。”
对于重症患者,随着病情急转,往往需要呼吸机来支持通气,改善氧合,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哪一种效果更好呢?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李树生教授认为,目前专家有不同观点。从同济的经验来说,使用无创通气后氧合改善不明显的病人,改为插管有创通气后,效果往往也不明显。这类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并易发其他损害,如继发细菌感染等。因此,在进行有创通气前,应详细评估病人病情,同时准备其他治疗措施,如ECMO治疗等。
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也是美国专家所担忧的。同济医院院感主任赖晓全向美国专家传递了信心:“刚开始,我们对新冠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随着认识加深,防护升级,1月中下旬开始至今,从全中国各地驰援武汉的4万多医护人员实现了零感染。只要防护到位,感染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通讯员 张浩然 摄
参与了多场中外远程分享的同济医院副院长刘争介绍:“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全球医生关注的重点。数据显示,15%的新冠患者会转为重症,我们提前分享一些重症救治的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通过早干预、早治疗,避免更多轻症转为重症。”截至目前,同济医院已组织多场与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多学科高层次中外远程交流,与全球同行共享中国救治方案。
据了解,海外疫情蔓延以来,同济医院第一时间在官方APP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新冠海外发热门诊”,提供免费专家图文咨询。此外,由同济专家自发组织的“海外咨询群”已覆盖意大利、西班牙、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尼等10多个国家,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等的好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坚守一线】共享中国方案 中美专家国际连线传递新冠重症救治经验
相关推荐
- 校长尤政带队赴云南推进乡村振兴对口支援
- 生命学院朱斌教授团队揭示Gabija防御系统核心机制并发现新型DNA内切酶
- 电信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在IEEE TPAMI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光电信息学院举办第六届“光电信息杯”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友卫焱星创加拿大募捐记录
-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调研指导督促学校中央巡视整改工作
-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技术熟化基地揭牌成立
- 中国钢研集团周黔研究员给材料学院本科生网络授课
- 我校在国家级和省级人文社科奖项方面获重大突破
- 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揭晓
- 华中大-海尔海创汇“校企行”项目对接会举行
- 【迎百年 学党史】同济医护人员参演抗疫公益作品读剧活动
- 专家学者热议“信息化时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 美丽的1037号,由我们来守护!
- 我校生物科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召开
- 奋进的华中大青年,你们真棒!
- 新闻学院:服务他人 感知初心
- “生命摆渡人”汪勇做客弘德讲坛
- 我校入围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医护人员紧急支援方舱医院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