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汇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四届创新经济论坛 解读创新创业“密码” 贡献高校智慧力量
【哈工大(深圳)宣】(党委宣传部 文/图)深圳如何蜕变成长为“创新创业之都”?政府、市场、企业、第三方,谁在推动创新与创业?深圳该如何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12月1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四届创新经济论坛上,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工商界领袖、国际组织负责人等济济一堂,共同解读中国创新创业的趋势、特点,从企业数据看创新创业与经济走势。本届论坛以“创新与创业”为主题,切中时代脉搏,为深圳“双区”建设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智慧驱动。
解读创新创业“密码”恰逢其时
过去40年,深圳从零起步,创造了从高新技术产品装配,模仿加工到大规模品牌制造直至在若干领域实现创新引领的奇迹。从“三来一补”到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努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的395家增长至现在的14415家,增加了35倍,近5年来复合增长率超过30%,仅2018年就新增了3185家,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3%。深圳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在这个背景下举办此次创新论坛,是切中了最炙手可热的时代命题。正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所说:“创新与创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时代特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圳的血脉中就包含创新性,也迈上了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这次创新论坛围绕创新创业展开研讨,对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则表示,通过专家学者的坐而论道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创新论坛的初衷和使命。他说:“创新在深圳是如何发生的?政府在这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就是要把学术研究的成果向全社会普及,讲好中国故事,发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故事。”
大咖云集共商双创发展大计
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发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教授用详尽的图表解读了“靠什么推动中国的创新”这一主题。他用数据说话,证明中国过去10多年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这种进步是市场化改革、非国有经济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对外开放、人口流动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张维迎教授所说的这些“创新要素”在深圳得到了集中体现,所以他对深圳的创新创业前景十分期待。谈及深圳未来的发展,张维迎建议,深圳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同时建立健全的法治环境。“特别注意,不要阻止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城市的扩张”,在外来人口集中的深圳,张维迎教授的话特别值得深思。
此后,《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教授,土地问题专家、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中心主任、国际SSCI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主编张晓波教授等都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主题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倬琼、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李辉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丽鹤老师则分享了他们所做的针对中小微企业创业历史与现状的调研。其中,陈倬琼老师表示,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深圳的企业家群体比较年轻,但受教育时间较长;深圳的“草根企业家”占比较高,但压力较大;深圳受访的企业家当中,拥有自己专利的企业占比达到70%,这个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有超过60%的受访企业在自己公司内部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体现了深圳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深圳的受访企业家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的评价非常高,对深圳的营商环境充满信心……师生团队通过调研,为深圳的企业家“画像”,这让与会者对于深圳的创新创业情况有了具体而清晰的认识。
在上午的创新创业数据与研究工作坊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代表都带来了专业的学术论文。有学科建设的专业意见,有高屋建瓴的专家观点,也有“接地气”的调研和故事,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上通过“头脑风暴”,把握中国的创新创业大势,为新一轮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支撑。
为深圳经济转型贡献高校智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也为深圳市创新转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支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创建了深圳市创新数据挖掘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覆盖了2013至2015年深圳市7405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动态数据,包含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和财务状况等120余个变量信息,其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和示范意义。
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潘强老师发布了“从微观企业数据看深圳经济转型”报告。报告显示,数据反映了深圳市政府对科技企业的资助规模庞大,2014年至2019年,深圳市科创委通过各种项目向企业发放的科技研发资金约270亿元;同时,接近一半的资助项目指向深圳最具有优势的电子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市场创新和政府引导的连续性。在稳定优势领域的同时,深圳预先布局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一系列新动能技术领域,为之后的深圳经济转型成功奠定了基础。
分析这3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些鲜明的特点:博士进入企业尤其是创业类企业的数量节节攀升;小企业也在创新,创业类企业专利数量高速增长,中小微企业专利数量增速超过全市总体水平;企业博士数量和发明专利数量成正比,这证明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正在增加。“从2013年到2015年,深圳新增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增长了一倍,深圳的市场竞争激烈。所有创业起步的企业能走到研发这一步,总的比例约17%,但是在创业阶段如果拿到政府资助,成功率有25%左右,走到最后扩大规模生产的阶段也是一样的趋势。这证明,政府的扶持确实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创业的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比较有专利的企业和没有专利的企业也不难发现,有专利的企业在企业增加值和总利润上表现更好。”潘强老师表示,通过对这3年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企业是深圳转型的基础,人才聚集是创新的基础。”
唐杰表示,依托该平台的搭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老师以创新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对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特征内涵及趋势不断深入分析,力求为研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今后,该项研究还将持续、深入地进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为深圳的经济转型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智慧和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致辞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发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教授做主旨演讲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做总结发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黄成教授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嘉宾合影留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专家学者汇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四届创新经济论坛 解读创新创业“密码” 贡献高校智慧力量
相关推荐
- 哈工大(深圳)召开主题教育第九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 关于征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庆祝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1周年荔枝节文艺晚会创意、节目和素材的通知
- 关于举办党校2021年春季学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知
- 电信学院“青马学堂”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
- 线上“荔园讲堂”:“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党委统战部海归教师合唱团纳新通知
- 关于2020年度质量工程和本科教改项目的立项公示
- 关于征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的通知
- 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大会代表的公示
- 关于调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线下项目有关安排的通知
- @2021级本科萌新,满“新”欢喜等到你
- 安全危险源排查通知
- 转发光明日报出版社《关于2021年光明社科文库和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申报出版工作的商洽函》
- 关于公布2020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立项名单和中期检查结果的通知
- 工大百年,计科有我——计算机学院新生见面会顺利召开
-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计算机学院1901108班团支部举行“乌云不可遮月,疫情不可挡春”主题团日活动
- 2019年土木类本科生保研交流会
- 哈工大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综合能力面试通知
- 关于2020年“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的通知
新闻公告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 03-16
- 社区就地战“疫”,科技处“大白小蓝”在行动 03-16
- 计算机学院全体本科生班级召开线上“云”班会 03-15
- 哈工大(深圳)教职工合唱团“云”合唱为战疫加油! 03-15
- 深圳校区召开学院(研究院)工作务虚会 03-1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本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工大(深圳)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