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智慧课堂建设成效
哈工大报讯(报宣)5月28日,《中国教育报》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云+端’一体化泛在教学空间 打造智慧课堂 创建育人新生态”为题,报道了我校智慧课堂建设成效。报道全文如下:
(衣春翔 曹曦)课堂上“玩手机”,86英寸大屏幕是学习阵地,师生角色互换……记者日前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讨型教室,切身感受了该校的智慧趣味课堂。
走进智慧教室,记者顿觉眼花缭乱:全方位放大声音的吊麦扩声系统,让教师不用麦克风就能实现智能扩声;可拼接、可折叠的“积木桌椅”,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实现教学任意分组、交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上,手机、电脑成了学习的有效帮手,学生通过爱课堂教学软件,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端进行课前签到,上课随时发送弹幕交流知识点,实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并及时提问、测试、交作业。
“在这里,我们能更公平地参与课堂,共享知识点,老师也能更客观、更科学地了解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节教学计划,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王煜说。
在分组研讨教室,桌椅摆放看似很“随意”——自由布置的圆弧形桌椅,配备小组学生机器、应用教学互动软件就产生了更加灵活的师生交互模式。“我可以监看学生屏幕,也随时可以进行屏幕翻转,让学生的屏幕变成主屏幕,让学生直接进行教学演示,师生角色瞬间就实现了互换。”正在上课的教师告诉记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黄文涛介绍,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等推进教学环境整体改造,全面打造“云+端”一体化泛在教学空间,承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系统性重塑,助力信息时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服务系列金课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学校已经实现了以数字化、研究型学习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促进大数据模式下多维度、多主体、可量化的教学评价新体系,创建泛在教学空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育人新生态。
教师授课个性化,学生互动多元化。据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16年开始对教室进行改造,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改造67间研讨型教室。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该校计划继续加大改造力度,投入4000万元,再增加136间智慧教室。到2025年,计划投入1.2亿元完成整个改造。未来,该校哈尔滨、威海和深圳3个校区将实现课程共享。
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5/28/content_519158.htm?div=-1
编辑:张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智慧课堂建设成效
相关推荐
- 校长助理范峰会见波兰驻华大使馆代表
- 走好哈工大新百年新长征路
- 走上“云端”的哈工大“大师”
- 我校2019年第三次扶贫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召开
- 哈工大第二届国际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在校举行
- 助力龙江振兴发展 我校与佳木斯市深化全面合作
- 黑龙江:故意瞒报疫情信息的,从严查处
- 副校长徐殿国陪同省长王文涛赴俄出席交流活动
- 暖春之中话育人 学校召开一校三区在线教学阶段性总结交流会
- 学校党委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 物理学院田浩、周忠祥课题组在高性能压电单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应对疫情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致敬四十年 奋进哈工大】改革开放以来科研成就回眸(下)
- “百年百人讲坛”启动 单霁翔受聘讲坛首期嘉宾并讲述故宫往事
- 我和我的哈工大 | 王子才院士:于无声处听惊雷
- 我和我的哈工大 | 这对伉俪教授将一生都献给了党和祖国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首届全国车桥耦合振动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
- 我校与中建二局深化校企合作
- 哈工大(深圳)宋清海研究团队在超快调制微激光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新闻公告
- 副校长刘宏一行到交通学院调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05-22
- 百年哈工大正踏浪而来 05-20
-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 05-18
- 第四届教学节在“云端”启动 05-18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