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路接受《河南日报》记者专访
王学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生物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物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9年12月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二层次特聘教授,2020年4月担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
王学路长期以大豆、拟南芥和水稻为系统,围绕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科学前沿和应用问题,采用遗传学、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育种的方法,研究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互作以及非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机制、激素信号转导网络及其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的机制,开展豆科作物精准改良。10月1日,王学路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长文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
10月1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长文刊登了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近日,王学路就其研究成果意义和前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河南大学平台优势,及其团队人才引育等问题,接受了《河南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王校长,您好。10月1日,在第72个国庆来临之际,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长文刊登了您的最新研究成果,请您谈谈这项成果的意义,成果应用前景是什么?
王学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生物可用氮的最大自然来源,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产量形成和碳循环。为什么光合产物和光信号对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和共生固氮都是必须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领域的未解之谜。前期研究发现,豆科植物根部即使有碳水化合物,但如果没有一定强度的地上光照,也无法进行生物固氮,我们的研究揭开了豆科植物根瘤发育需要光信号的机制。在光下,植物地上部分感受到一定强度的光,并通过植物体内的“信使”(我们发现的新蛋白),将来自地上的光信号传递到豆科植物根部,这个“信使”是促进地下根瘤发育的关键因子。这项研究成果为设计弱光或暗处也可以共生固氮的新型植物提供了独特思路和技术手段,对促进生物圈的碳氮平衡提供了新策略。
记者:请您谈谈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
王学路:随着我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卡脖子’问题要从根儿上解决,必须从基础研究着手。从事基础研究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它解决的其实是社会未来10年甚至30年后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做的是提前谋划和战略布局,所以,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有前瞻的眼光,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预测和精准把握我们社会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要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这也是楼阳生书记提出的发展要前瞻30年在科学研究上的体现。”。
记者:作为学界领军人物您有很多选择,为何选择来河南大学?
王学路: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这里有新建成的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已经形成了优秀的学术创新文化,来到这里可以更加有效地布局和组织优秀的研究团队,科研上可以更加有所作为。
河南是农业大省,地处黄淮海农业核心区,我所从事的“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研究方向,既有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基础生物学问题也有现代生物育种急需的核心技术问题,我们可以围绕黄淮海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前沿课题研究。问题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相信在这里更能发现重大科学问题并研以致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请您谈谈您在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是如何做的?取得哪些成果?
王学路: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省委书记楼阳生要求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列为河南省“十大战略”之首。到河南大学工作后,我结合国家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及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组建了“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研究团队,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引进7位来自美国、英国、上海、武汉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吸引了10位毕业于武汉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聘请国内著名大豆育种家作为兼职教授,开展豆科作物基础生物学和现代生物育种研究。目前,团队已在Science、Nature Plants和Molecular Plant等国际顶尖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审大豆品种9个,已成为生物固氮和豆科植物前沿基础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育种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团队。
据悉,进入双一流建设后,在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河南大学勇担振兴河南高等教育重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杰出人才+团队”人才聚集和培养模式,打造以杰出人才为引领、以青年人才为骨干的大科研团队,增强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科研任务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将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引领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人才生态,为使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王学路接受《河南日报》记者专访
相关推荐
-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参观河南大学“红色档案文献”专题展
- 苗长虹为美术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第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做报告
- 土木建筑学院举办第三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 医学院专家积极参加“医学科普助力健康中原”座谈会
- 谢纳泽为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文学院召开辅导员寒假视频工作会
- 河南大学与吉尔吉斯斯坦民族大学签署共建丝路学院合作协议
- 我校获批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商学院召开五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香港特区政府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郭伟勋一行到我校调研
- 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 (扩大)学习会议
- 2019中国(河南)高校传媒联盟年会暨第十一届主席团换届大会在我校举行
- 地理与环境学院教职工秋季趣味运动会落幕
- 阚云超出席化学化工学院从教三十年教职工表彰大会
- 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十五期博雅讲堂成功举行
- 中共中央党校乔清举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 土木建筑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举行
- 大学外语教研部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
- 开封市疫情防控督导组来校检查
- 商学院召开2022年管理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度工会工作会议 03-16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王洪伟教授受邀编纂《官瓷志》 03-16
- 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河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主要政策 08-05
- 河南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南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