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年会召开
贵大新闻网讯 9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年会在贵安新区举行。该论坛由江苏大学、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主办,我校承办,主题为“开启后疫情时代合作新模式,推动‘一带一路’视阈下中泰高等教育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
24日下午,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阿奈,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工会主席、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江苏大学校长、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方联席理事长颜晓红,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暹罗大学校长、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泰方联席理事长蓬猜,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教育参赞冯俊英出席论坛开幕式。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秘书长鄂学文主持。
刘利民致辞。他指出,中泰两国关系基础深厚,目前共建“一带一路”,使两国关系好上加好、亲上加亲。近年来在两国教育部门和使领馆的大力推动下,中泰各级各类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在人才培养和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令人期待。他希望中泰高等教育继续加强语言教育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交流,携手创造新时代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王慧致辞。她表示,近年来,贵州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教育发展活力大幅提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贵州连续举办13届,我们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教育务实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和夯实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重要平台。希望未来中泰两国高校多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中泰两国的互学、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努力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李建军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背景特殊,意义非凡。一是中国同东盟对话关系进入“而立之年”,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后疫情时代打造的云上交流形式、远程网络教学模式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合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三是今年是中泰建交46周年,教育、科研领域合作富有成效,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挥了示范作用。李建军介绍,贵州大学与泰国高校的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已先后与泰国皇太后大学、清迈大学等10余所泰国高校开展合作。今后,贵州大学将通过“互联网+人文交流”方式,继续积极开展与泰国及东盟各国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打造学术互通、学历互认的人才交流创新模式,努力融入并参与到中泰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平台之中。
阿奈、杜柯伟、颜晓红、蓬猜、冯俊英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致辞,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开幕式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成员院校分别进行了签约。其中,李建军代表我校与清莱皇太后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随后,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主论坛——校长论坛召开。我校副校长李军旗作《构建中国-东盟高质量人文交流示范高地》主旨发言。李军旗指出,贵州大学构建中国-东盟高质量人文交流示范高地,中国和东盟国家各级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是首要前提,积极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是重要保证,强化自身的内涵提升、高质量建设是有力保障。他在发言中就中泰高等教育合作提出建议:一是把握时代机遇,发挥平台功能;二是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教育改革;三是深化多级联动,加强政校企地合作。
25日上午,我校副校长邓朝勇主持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平行论坛——中泰农业和食品可持续发展论坛。我校农学院植物病理学科田风华教授、农学院邱红波副教授分别作发言。
我校副校长张大林出席论坛闭幕式并讲话。他说,本次论坛内容充实、版块设计新颖、嘉宾发言精彩、成果收获丰硕。可以用“实”“新”“盼”来总结:一是论坛内容充实、务实;二是会议形式推陈出新、会议内容积极创新、论坛嘉宾见解新颖;三是期盼会议成果落地,期盼疫情早些过去,期盼中泰高等教育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助推“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希望来年再聚论坛!
文字:溪山融媒中心 张蝉 学生记者 张宏瑛
摄影:溪山融媒中心 雷昊 陈思鱼 学生记者 黄依晴
编辑:张蝉
责任编辑:庞爱忠
编审:张亚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三届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年会召开
相关推荐
- 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学风建设推进会
- 校领导带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 我校农学院关于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工作会举行
- 材料与冶金学院第四次研究生团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9次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众志成城抗疫情】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林学院抗疫志愿者
- 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 4×100接力赛决赛举行
- 我校药学院“博士村长”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队赴威宁县石门乡开展健康扶贫活动
- 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 贵州大学“百场宣讲进支部”主题宣讲活动正式启动
-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行第十二次团委学生会换届大会
- 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就业工作暨征兵工作推进会
- 喜报!我校武装部获全省表彰
- 贵州大学茶学院院长吕立堂教授赴黎平参加中国侗乡茶城开市暨黎平茶品鉴交易会
- 贵州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校企合作座谈会召开
- 校领导看望慰问松山派出所民警
- 校领导赴贞丰慰问我校驻村干部
- 动物科学学院召开2021年第六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 动物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座谈会和揭牌仪式举行
新闻公告
- 我校后勤管理处对员工开展防护性核酸检测工作 03-16
- 我校举行2022年上半年新兵欢送仪式 03-16
- 我校召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6
- 我校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音乐学院研究生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帮扶项目 03-14
- 贵大专家开班“农民田间学校” 03-12
高考招生
- 贵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专科升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艺术类专业2015年招生简章(省内) 08-05
- 贵州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各专业统考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艺术专业2015年招生简章(省外)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