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第四届全国“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12-03 0 新闻公告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贵大新闻网讯(法学院 供稿)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山东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贵州大学联合主办,我校法学院承办的“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吉林省司法厅、中证金融研究院、北京北大英华有限公司(北大法宝)、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贵州小爱机器人有限公司的6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

11月27日下午,我校法学院组织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观摩、考察和学习,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李丹,法官程绍芬、穆桦桦介绍并演示智慧法庭和微法庭的运行情况,与会代表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法官们进行了交流。

11月28日上午,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举行,我校法学院副院长宁立标担任主持人。法学院院长冷传莉致欢迎辞。她介绍了贵州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情况,并预祝会议研讨结出丰硕成果。中国法学会研究部社团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孙立军号召专家学者重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问题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强调了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会议主旨发言阶段由我校法学院余贵忠和孙志煜担任主持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马长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学尧、上海交通大学秦裕林、贵州小爱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浩以及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雷海玲分别就微法庭的技术赋能功效输出、法律与认知神经科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群体智能的计算模拟及其在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的可能应用、人工智慧与法制普惠、代码对自由的挑战等相关议题作报告。

会议交流发言分为四个阶段。大连海事大学王勇,中国海洋大学李晟,贵州财经大学陈玉梅,贵州师范学院金凤,贵州民族大学宋强,贵州师范大学李运才,我校法学院魏红、胡卫和李卫国等学者担任交流发言阶段的主持人或与谈人。西南政法大学朱福勇、东北师范大学尹奎杰、北京师范大学琚凤魁、江苏大学李炳烁、南京大学陈坤、吉林大学王艳梅、江西理工大学张志坚、贵州大学法学院宁立标、曹波和杜明强等近30名专家学者就智能时代个人权利保护、数字贫困的法律治理、智能技术的司法应用、智能技术的法律规制和智能时代下纠纷解决与法律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总结了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并对今后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的研究提出六点建议,对贵州大学承担会务工作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凡佳佳 彭毓 田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四届全国“人工智慧与未来法治”学术研讨会召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