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 创人事人才工作新风貌

2020-09-06 0 新闻公告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校兴学,惟在得才。人事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大力实施“2114”高层次人才计划,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不断创新引才思路,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正处于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开启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新篇章。

引才聚智,砥砺奋进。近年来,通过制定政策育才、拓宽渠道引才、创新体制用才、优化环境留才,人才数量、质量逐年提高,多领域实现高端人才新突破。2017—2019年,学校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引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2018年自主培养的人文社科类人才成功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首度实现人文社科类长江学者零的突破。近三年,累计引进海内外博士328名(其中,一流学科特区人才76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从2016年的31.84%快速增长至目前的44.39%。

创新岗位,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构建“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人才培育体系,以“引才”做大人才增量,以“育才”盘活人才存量,以“用才”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出台《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修订版)》《贵州大学一流学科特区人才引进及培养管理办法》《贵州大学一流学科特区人才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贵州大学“溪山学者”特聘教授聘用办法》,并设置特设岗位、一流学科特区人才岗位、溪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任职条件、人才待遇及岗位职责,以高水平的聘期目标任务为导向,以较为优厚的薪酬体系为杠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佳效益,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按照“提升总量、优化结构”的原则,持续深化绩效工资改革,不断优化学校绩效实施办法,以绩效惠民生,以绩效促发展。提出并实施绩效收入提升计划,在2019-2023年期间,每年在上年度绩效执行水平上按10%的增长幅度,确保教职工人均绩效收入持续增长。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切实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助推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以情暖心,用爱留人。为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人事处以“初心、耐心、贴心、热心、责任心”为服务准则,以“零差错、零距离、零障碍、零投诉”为工作要求,全心全意为全校教职员工提供高质量的“五心”服务,不仅“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而且“服务留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是一眼见底的小池塘,也不是平坦笔直的林荫大道,可以轻轻松松地走过,而是爬高山、越深谷,要的是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在人才引进、岗位管理、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的每一次改革、每一步探索,都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合作。

喜迎党代会,共谱新篇章。新起点,新征程,人事处将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职工民生福祉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方位筑牢“人才基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凝聚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的奋斗力量,为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奋力谱写新时代人事工作新篇章。

文字:人事处处长张洁

责任编辑:陈思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 创人事人才工作新风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