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农学院千字谈:回顾展望

2020-07-10 0 新闻公告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五年来,农学院党政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创建教学一流、科研先进、人才优秀、管理科学”的学院发展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好党建工作。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学院的党建工作和组织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院教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学院各方面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学院党委2019年校党建工作考核获优秀。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进行培养方案修订,加强对学生“三农”情怀教育,狠抓师资队伍、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教研室教学研讨、对外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邱红波老师2018年参加西南地区农业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同年,郅军锐老师获贵州省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张文娥和郅军锐还被推荐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五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二千多名,就业率和升学率均排名学校各学院前列。

加强学科和博士点建设。植物保护被教育部作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了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有一定水平的博士,提升了各学科实力,植保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2018年郅军锐老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年王勇老师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方中明老师被推荐为省管专家、千人计划、优青的候选人。

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农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投身于服务地方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涌现出了如潘学军、龙友华、张万萍、徐彦军、李鲁华、任明见、黄明进等许多先进人物,他(她)们服务地方和助力脱贫攻坚的事迹,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关注。由于学院在服务地方、脱贫攻坚上取得的出色成绩,2019年农学院党委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潘学军、龙友华、张万萍等三位教授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20年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展望末来,学院将紧紧围绕提高教学水平、优化学科建设、提升科研产出、助力脱贫攻坚的中心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按照全国“新农科”建设培养思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修订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出台更多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提升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文字:农学院党委书记 杨刚

编辑:李柏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农学院千字谈:回顾展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