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部”发布!华东师大《子藏》大典再推新成果
11月23日,《子藏》第五批成果发布会暨古籍整理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本次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举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王红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葛艳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惠美,华东师范大学统战部部长、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以及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和各高校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子藏》第五批成果的发布,并围绕古籍的整理保护与研究、“《子藏》学”的建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子藏》第五批成果发布会暨古籍整理保护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会上,王庆华在致辞中表示,期望《子藏》成果的连续发布和“《子藏》学”这一新概念的进一步提出,能够在凝炼文化成果的同时,传承经典,有益学林,为学界做实事,为文化建设开风气。
《子藏》精装16开本1300余册出版
方勇对《子藏》工程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介绍,并对“《子藏》学”这一创造性新概念进行了初步解读。他说,本次《子藏》成果发布会发布《子藏》“兵家部”,以“求精且全”的原则收录中国古代兵家典籍《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武侯书》《李卫公问对》各种版本总计438种,整合为精装16开55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子藏》工程历时十年即将完成,预计总收书近5000种,整合成精装16开本1300余册出版。《子藏》项目的宗旨,不只是古籍文献的整理,更是要通过子学边界的重新界定、子学文献的整体梳理与出版,推动子学从两千多年来“隐”的状态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再构,以子学精神重塑中华文化自信。“《子藏》学”概念的提出,是对《子藏》文化价值的深入发掘。通过概念的厘清,以及对“《子藏》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领域的开拓探索,子学力量的凝聚将为中华文明发展方向的寻求贡献力量,在未来文化地理板块的重新确立中发出子学的强音。
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子藏》总编纂方勇教授讲话
张志清在高度肯定《子藏》编纂团队的辛勤工作和十年来所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认为《子藏》项目提要撰写,“《子藏》学”理念的倡导等对《子藏》价值的多层次开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精神。“在经济、政策、技术等7个有利条件的保障下,中国古籍保护工作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中国古籍如何‘完整地’保存下来?”张志清认为,只有通过对古籍的全国性普查,海外存藏、历史信息、外译典籍的充分调查,古籍的数字化、影像化和影印出版,形成图书馆系统的古籍公布、揭示、保护,加以学界的整理研究、出版界的精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界对思想文化的梳理四维一体的完整古籍保护运用体系,才能让经典古籍在当代社会真正实现其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子藏》近于《四库全书》的体量,真正实现了“再造一部大典”的壮举,《子藏》的编纂和“《子藏》学”概念的提出,为古籍再生性保护和学术化的研究利用提供了良好示范,期待这一部大典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再构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讲话
“在经济、政策、技术等7个有利条件的保障下,中国古籍保护工作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中国古籍如何‘完整地’保存下来?”张志清认为,只有通过对古籍的全国性普查,海外存藏、历史信息、外译典籍的充分调查,古籍的数字化、影像化和影印出版,形成图书馆系统的古籍公布、揭示、保护,加以学界的整理研究、出版界的精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界对思想文化的梳理四维一体的完整古籍保护运用体系,才能让经典古籍在当代社会真正实现其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子藏》近于《四库全书》的体量,真正实现了“再造一部大典”的壮举,《子藏》的编纂和“《子藏》学”概念的提出,为古籍再生性保护和学术化的研究利用提供了良好示范,期待这一部大典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再构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陈惠美表示,《子藏》的出版为台湾学者的子学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是嘉惠学林的功德之事。她介绍道,“新子学”理念在台湾学界已经引起热议,明年第九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台北举办,并热情邀请大陆学者和博士生参加。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小白以《开辟子藏学研究新局面的思考》为题,对“《子藏》学”在子学研究新领域的开辟、加强“《子藏》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思路、改善主体学术修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子藏》学”的建构与展望成为本次大会的特色议题。如什么是“《子藏》学”?如何认识“《子藏》学”在当下的价值?它有哪些核心的议题?其研究可以从哪些路径展开?来自中文、历史、哲学、古籍整理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各抒己见,对这个“新子学”背景下的全新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兰州大学教授杨玲认为,《子藏》的编纂“不忘来时路,不负时代梦”,充分体现其文化传承的时代担当;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陈志平认为“《子藏》学”在狭义上的理解,即对以《子藏》为基础的子学文献编纂的学问,将对明确子学主体、提高子学地位、优化子学研究生态产生重大影响。方勇认为“《子藏》学”与“新子学”是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子藏》学”概念的提出将为《子藏》文献的多层次利用和子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开拓产生积极作用。
研讨会现场
兰州大学教授杨玲认为,《子藏》的编纂“不忘来时路,不负时代梦”,充分体现其文化传承的时代担当;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陈志平认为“《子藏》学”在狭义上的理解,即对以《子藏》为基础的子学文献编纂的学问,将对明确子学主体、提高子学地位、优化子学研究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方勇认为“《子藏》学”与“新子学”是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子藏》学”概念的提出将为《子藏》文献的多层次利用和子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开拓产生积极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盛世修藏,利在千秋,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型文化典籍的编纂、整理与刊刻工作,都对当时的文化研究、文化建设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中华文脉千年不绝的重要依托。
华东师大致力于打造诸子学研究的重镇和高峰,推进中国文化建设,重振海派学术地位。以《子藏》的编纂为契机,在“新子学”和“《子藏》学”的开拓研究与理论创新中传承中华文明,为建立以传统文化为本位且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一本多元的现代中华文化提供启示,这正是子学精神在当代的复兴。
图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 编辑|吴诗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兵家部”发布!华东师大《子藏》大典再推新成果
- 上一篇:华东师大浙江中学校长校友联谊会成立
- 下一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来校调研
相关推荐
- 校党委召开第二轮巡察工作总结会暨第三轮巡察工作部署会
- 校领导带队检查开学准备工作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开展科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
- 2019年秋季学期第三次学工例会召开
- 海亮教育康复基金捐赠暨华东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 “改革先锋”于漪受聘华东师大荣誉教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陈大恩一行访问我校
- 电影《老师?好》在思群堂上映 三尺讲台演绎大爱情怀
- 第17期青干班举行“后疫情时代与双一流建设”学员论坛
- 第十二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开幕式暨“海派纪录片见证改革 面向未来”高峰论坛举行
- 华东师范大学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校召开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 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傅欣来校调研统战工作
-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建设研讨会召开
- 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 华东师大举办首届校园马拉松公开赛暨第五届模特展演
- 华东师范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
- 国际合作高校:“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校长长谷部勇一访问我校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