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沙龙在校举行
为应对高校生涯发展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在生涯发展指导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月12日下午,华东师大学生工作党委、“大夏”生涯工作室与复旦大学“卓新”生涯工作室联合举办了“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沙龙”。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教委学生处钱昆鹏,华东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继亮、经济与管理学部“龙英堂”生涯工作室主持人贾利军教授等出席活动。活动由大夏书院党委书记、“大夏”生涯工作室负责人韩春红主持。
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沙龙在我校举行
韩春红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对生涯发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培育工作室,“大夏”生涯工作室、“卓新”生涯工作室的教育服务对象都以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为主,面临同样的挑战,即如何针对新时代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志向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
大夏书院党委书记、“大夏”生涯工作室负责人韩春红主持会议
会上,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培育工作室“大夏”生涯工作室、“卓新”生涯工作室分别就两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大夏书院副院长万姗姗在介绍中表示,“大夏”生涯工作室注重探索适应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现代书院制的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构建了“一体三翼”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即以自我探索为中心,以榜样引领、行业探索及他山之石为三翼,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传统走向新时代、从小我走向大我,形成大视野大格局,培养学生人生规划能力和未来生涯适应力。工作室注重推进生涯教育的起点化和普及化,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即开展全覆盖的生涯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尽早树立生涯教育意识,培养生涯规划能力;同时工作室注重生涯教育的分类教育和精准服务,围绕学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形成新生生涯训练营、生涯读书会、生涯午餐会、行业零距离、青春英雄荟等品牌活动。工作室成员焦艳围绕生涯主题读书会这一品牌活动的作了详细介绍。
大夏书院副院长万姗姗介绍“大夏”生涯工作室建设情况
“大夏”生涯工作室成员焦艳介绍生涯主题读书会
复旦大学“卓新”生涯工作室以培养“卓越、创新”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定位。负责人王怡静介绍道,工作室立足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向所有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学生辐射,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的生涯指导与服务。“卓新”工作室聚焦学生发展方向,以国内重点新闻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的新闻传播相关岗位为主要导向;同时,工作室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将服务对象从本院拓展到全校,并力求延伸至整个新闻传播行业,构建平台打通渠道,将辐射效益从线上扩散到线下。
复旦大学“卓新”生涯工作室负责人王怡静介绍建设情况
沙龙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特点”“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难点”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学生的优势方面,上海理工大学“Globalization”职业育人工作室的负责人张卫认为,相比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更愿意表达,思维更加活跃。关于人文社科学生的自我矛盾,来自“卓新”生涯工作室的朱质彬总结为“选择太多,坚持很少”“要求很多,能力很少”“想的很多,做的很少”。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涯尖”生涯工作室负责人王伏璐认为,这些矛盾导致学生“慢就业”的出现,需要我们把生涯教育前置。关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自“大夏”生涯工作室的栗蕊蕊表示,工作室下一步将突出学生角色的调整与反转。此外,同济大学卓越医学生职涯发展工作室的负责人曾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头雁领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的负责人陈文博、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睿才开拓社的朱鋆玮以及来自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的胡航、经管书院的赵琳华也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难点与可借鉴的经验。
沙龙交流环节
针对交流中普遍反应的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钱昆鹏从方式方法角度作出回应,建议生涯教育工作者们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活动反馈,都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断推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钱昆鹏分享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方法
刘继亮提出,生涯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转变思路,当前学生就业工作的焦点已从就业率转向就业质量。从保障学生就业质量的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提早引领学生提高站位,关注国家发展、放眼世界舞台。
华东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继亮交流分享
在育人功能方面,贾利军结合创建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示范工作室“龙英堂”的经验,激励从事生涯教育的工作者进一步体现育人专业性,培养学生保有个性的同时掌握融入社会的能力。
经济管理学部“龙英堂”生涯工作室主持人贾利军教授交流分享
吴能武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的举办效果,并对与会的生涯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作为上海市生涯教育的精英力量,各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应当勇担使命,既要埋头苦干、努力实践,又要抬头看路、积极创新,从事务性经验中提炼出可推广、可借鉴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讲话
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沙龙举行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日趋多元、发展不确定性递增。作为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之一,“大夏”生涯工作室将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不断提供专业、高质量的生涯发展教育。
图文、来源|大夏书院 编辑|彭佳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沙龙在校举行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聘任仪式举行
- 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亚军调研华东师大
- 2019英国大学生“体验动感中国”项目启动
- UNESCO学习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题协调城市推进工作会议在沪召开
- 华东师大获2018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考核优秀单位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前沿项目启动会召开
- 《大夏光华:小绿天楼藏华东师大校史文献丛刊》首发仪式举行
- 与神州十二号一同出征!华东师大2021届毕业典礼举行
- 华东师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及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工作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
- 奥赛再添一金!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神”养成秘诀来了
- 华东师大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重要论述
- 华东师大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合作举办首期“人文社科菁英”在线交流项目
- 华东师大调研团赴云南寻甸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 杨振宁张首晟做客大师讲堂
- 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公告 (第一号)
- 新年首日,华东师大基层党组织“全体出动”结对助力70个“教育梦想”
- 我校代表团访问芬兰、挪威友好高校
- 点燃你的运动激情:2019年校园主题活动日举行
- 四地书院合作意向签约,共谋文化传承与协同育人新模式
- 校领导赴西藏民族大学调研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