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在华东师大校庆68周年之际,10月18-20日,“第十六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在校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与华东师大联合主办,由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地理学会共同承办。本次大会以“地理信息新时代与智慧城市”为主题,紧扣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等多领域议题,展开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08家单位1800余名从事地理信息与遥感及其应用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前来参会。
10月18日,大会以“院士论坛”拉开帷幕。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王建宇院士、香港大学叶嘉安院士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主持。会后,校长钱旭红院士与三位院士进行了座谈,他向院士们介绍了华东师大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聚焦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重要问题的“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领域。他表示地理学一直是华东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作为我国开展GIS理论探索与方法应用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华东师大的地理信息科学应当且能够承担起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使命。
校长钱旭红会见参会院士
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主持院士论坛
李德仁院士作了题为“GIS的未来:智慧GIS”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回顾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发展,介绍了现状并展望了智慧GIS的未来。他指出未来GIS发展方向仍然以动态管理、实时分析为主,通过海量传感器的实时实地动态数据进行GIS分析,进入动态、实时的智慧时代。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作题为“GIS的未来:智慧GIS”的学术报告
王建宇院士作了题为“光的极限探测及其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光的极限探测技术在空间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详细介绍了我国天地实验系统和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重点讲解了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及相应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王建宇院士作题为“光的极限探测及其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叶嘉安院士作了题为“Big Data and Smart Cities”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智能手机、无线网络(WiFi)、物联网(IoT)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传感器性价比的提高,我们已经身处在一个智慧社会。大数据应用存在的挑战是数据的获取,以及与其他数据源的结合和可靠性。而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对城市建设与规划具有深刻的意义。
香港大学叶嘉安院士作题为“Big Data and Smart Cities”的学术报告
19日上午,年会的大会报告和分会场专题报告举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增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锋和吴华意分别致辞。随后,陆锋和吴华意主任委员分别主持了大会报告。
嘉宾致辞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中国地质大学王力哲教授、北京大学赵鹏军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立强教授、武汉大学沈焕锋教授、中山大学程晓教授、武汉大学邵振峰教授、华东师大余柏蒗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杨武年教授、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翔、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锋、易智瑞(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沙志友作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
会议组织了大数据时代的定量遥感,空间认知与空间推理,室内定位与位置服务,城市雷达遥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城市社会感知,城市综合感知与服务,城市群空间信息服务,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夜间灯光遥感信息处理、分析与应用等26个专题研讨会,安排了188场专题报告,充分展示了我国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分会场专题报告
学术沙龙环节由兰州交通大学闫浩文教授主持,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锋研究员,武汉大学吴华意教授,华东师大刘敏教授、黎夏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杨武年,中山大学教授程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方涛,河海大学副教授张晓祥,浙江大学副教授杜震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荣林等多位专家,围绕“GIS阶段/时代划分的标准”“智慧与GIS的关系”以及“GIS的未来”等议题开展了深度的讨论。
学术沙龙
为鼓励广大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大会举办了青年教师论文竞赛和研究生论文竞赛。经过与会专家的认真评审,来自香港大学的张鸿生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赵文智获得了青年教师组的一等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李露凝和深圳大学的林浩嘉获得了研究生组的一等奖。本次大会还设立了海报交流比赛,6个场次共计99张海报参展。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郎垚和武汉大学的冯明翔获得了海报竞赛一等奖。颁奖环节由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响教授主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峰教授和吴华意教授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青年优秀论文颁奖
此外,本次大会推出了GIS理论与方法年会小程序,该程序由深圳大学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与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小程序极大地方便了与会者通过手机查询会务相关信息,获得了参会师生的一致好评,会议期间最高访问量达2万人次。为了表彰深圳大学为大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秘书长秦承志教授及桂志鹏教授特向其授予特别贡献奖。
特别贡献奖颁奖
20日下午,闭幕式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吴华意教授主持。刘敏教授将会旗交接给下一届年会承办方浙江大学杜震洪副教授。
会旗交接仪式
第十六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为一年一度的“学术沙龙式”研讨会,是目前国内GIS界最盛大的学术研讨会。本届大会为第十六届大会,会议的顺利举办充分体现了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坚持的“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发展宗旨,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GIS与智慧城市的交叉融合发展,规划GIS的美好未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图文、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编辑|张晶晶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十六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相关推荐
- 北京上海澳门:三地书院开启交流合作新模式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一行来校调研
- 2018年特邀党建组织员交流总结会举行
- 华东师大与海南省深化多领域合作 助力自贸港建设
- 华东师大举行大师剧《孟宪承》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演出
- 2020年华东师大运动会:追求卓越 突破自我
- 首期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在沪开班
- 潘建伟访问华东师大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献礼祖国母亲,华东师大青年歌唱家许洁唱响赞歌
- 华东师范大学获评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 2019年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心理育人实务II”专题培训班在校开班
-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图片史料展》在校举办
- 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春联是朗亮、是温暖:2020年“新春人人书写春联”活动举行
-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召开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2019年度会议举行
- 2019年一分钟国际影像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暨32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会召开
- 我校召开2020年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
- “推进《中国智慧》课程建设研讨会”召开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