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全面启动
10月20日,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袁振国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开题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会议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主持,校长钱旭红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川生,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李昕,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韩平,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等对开题进行了论证。出席会议的还有华东师大副校长孙真荣、党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课题组成员、高校专家以及来自全国的近百所课题实践示范区(校)的教育局长和校长代表。
国家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开题会全面启动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致辞
钱旭红院士在致辞中说,“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旨在破解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价值和研究意义,体现了课题组高超的整体思考水平和系统设计能力。他希望课题组在袁振国教授的带领下,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地学校和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努力,取得突出的成绩,将师大学者推动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精神发扬光大。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介绍课题立项背景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对“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课题立项的背景进行了介绍,“这个课题意义最重大、申请立项竞争最激烈、研究问题最复杂、论证专家也可以说是最豪华”。他希望该课题为处理好德智体美劳,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人、财、物、时、空的关系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在理论上、实践上和政策建议上都有所创新,取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秀成果。
开题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主持课题专家论证环节
开题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主持了课题专家论证环节。
课题主持人袁振国教授汇报课题
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主持人袁振国教授汇报了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聚焦为“一、二、三、四、五”。“一个”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出发点:顶天立地,上承国家战略要求、下接基层学校实际推进。“三个”原则: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原则;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原则;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原则。“四个”导向:使命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行动导向。“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研究与行动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课题组提出了立德树人五大落实机制:价值引领机制、动力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合力机制、推广机制。对于预期成果,重在“实”字上突破,希望能够打通“最后一公里”,符实情、有实效,而且可实施。
论证会现场
论证专家对该课题开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体现了华东师大和课题团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已经做出了相当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立德树人的“千人大调查”,为课题研究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讲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高度肯定课题研究的价值,认为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设计合理。同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全面回顾介绍了基础教育阶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希望课题能引领全社会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川生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川生指出,“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这个课题选题好、定位好。她认为课题汇报形式定的好,包含了基层和一线同志的参与;课题前期调研做的好,践行了实证研究的精髓;课题研究依照“五个机制”进行,思路清晰;课题研究收集、研究新时代中典型案例很有价值。同时,她也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课题研究要进一步聚焦,突出重点;要研究“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中的真问题和最紧迫的问题;要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的实施路径;具体的落实机制要考虑地区差别、分类指导。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李昕讲话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李昕指出“立德树人”是一个老话题,但对它内涵的探讨也是“永远在路上”,所以“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这个课题是很有必要、很重要和非常有意义的。他认为课题研究设计非常有特色,特别是落实的机制环环相扣,同时在成果把握上也是全面的。他期待课题研究可以为上海带来一些有益的借鉴。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讲话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认为“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课题组研究思路很清晰,同时组织了壮大的研究队伍,并提前进行了大范围调查,提炼了相关数据,非常具有务实精神。他提出课题研究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立德树人”;第二个是“健全”;第三个是“制度”。他指出,特别是要多关注制度研究,把制度研究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注重立德树人制度和机制的“立(新增)、实(执行)、改(完善)、废(废除)、优(优化)”。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韩平讲话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韩平认为课题组有担当、值得敬佩。他希望课题组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如何将立德树人中五育并举、教育规律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相结合;如何衔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工作;如何健全“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三全育人”如何实现;如何融合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最后,他希望课题组可以做出有理论创新、政策贡献和时代特色的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强调课题研究要关注“落地生态”,课题研究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议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围绕“教育行政范式”展开调查;强化对立德树人的问责力度;重视家校协同,关注家长作用的发挥;追踪大、中、小、幼等不同阶段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最后,要关注课题成果对政策设计的实际影响。
课题论证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对课题专家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她说,“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课题有“五个好”:课题立的好、课题基础好、课题论证工作好、课题研究重点抓的好、课题论证专家选的好。她指出课题下一步要关注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以优质的政策建议资政,有可推广和示范的机制。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后续研究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价值和思想维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维度,要关注新时代群众和教育一线的期待;实践维度,要以问题为导向,找真问题;法治维度,要关注“长牙齿”的制度研究和建设;时代维度,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要有国际视野;学科维度,要探求立德树人中规律性的内容。
当天下午,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全国各地的局长、校长代表,就如何确立课题定位、建立协同研究机制,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进行了深入讨论。
图文、来源|教育学部 编辑|张晶晶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重大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全面启动
相关推荐
- 华东师大召开2021年上半年人事人才工作会议暨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
- 我校师生赴东航集团开展交流实践活动
- 华东师大举行区校代表联动对接座谈会
- 东航掌门人来华东师大上思政课
- 聚焦幼儿运动与游戏:第二届国际幼儿运动与游戏协会会议在校召开
- 2020年凉山州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专项培训开班
- 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召开 华东师大39项成果获奖
- 崇明生态研究院倡议建立“世界级生态岛科学联盟” 计划落户崇明
- 迎“进博会” 校级安全员暨机关安全员专项业务培训活动举办
- 市教委专家组实地考察我校可信物联网软件协同创新中心
-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
- 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在校上映
- 四位院士为《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授课
- 首部崇明生态岛体检报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绿皮书2020》发布
- 华东师大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
-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跨界拍出获奖科普微电影
-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比赛启动
- 我校举行食堂厨艺技能比赛
- 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衞周安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
- 首届“张奠宙数学教育奖”在华东师大颁出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