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首创柔力太极球运动
咻的一下~~~全程无撞击发力、顺关节运动、重点锻炼核心力量……柔力太极球(简称柔极球)到底是一种什么运动?看视频了解!
柔力太极球是什么?
柔力太极球运动是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建营于2019年5月发明的一项大球类项目。该项运动以单打、双打、三打隔网对抗为运动形式,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只要两个人一个球就可以玩起来。
如果比赛,可以使用羽毛球场地。该项运动对抗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实力大对抗,也可以二对二、三对三集体对抗。
柔力太极球运动发明者、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建营
该项运动所有技术动作都没有撞击发力,都是顺关节运动,所以有效地避免了运动损伤。其所有技术都是需要人体的核心力量而非局部肢体力量完成,动用的肌群主要是作为人体最大肌肉的臀大肌,还有丹田部位的配合,是一项重点发展核心力量的运动。
“单打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率一直保持在170~180之间,既是锻炼心肺功能的好方法,也是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好途径,很适合青少年;双打、三打比赛更强调相互配合,易于培育团队精神,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是老少皆宜的运动形式。”
4类18组36个具体技术
该运动采用隔网对抗形式的比赛方法,类似于羽毛球、柔力球,主要包括4类18组36个具体技术。4类技术包括基本技术、隐蔽技术、转体技术、腾空技术。其中,基本技术包括高进低出、低进高出、体前横拉3组;
隐蔽技术之腿下隐蔽
隐蔽技术包括腿下隐蔽、躯干隐蔽(背后、腋下)、头后隐蔽4组;转体技术又分半转体、全转体两种,均包括平旋、立旋、贴身旋,共6组;
腾空转体贴身旋
腾空技术包括腾空转体平旋、腾空转体立旋、腾空转体贴身旋、腾空高进低出、腾空截击5组。
上述每组技术都包含左手位技术、右手位技术,从而形成左右完全对称36个具体技术。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顺势而为”
杨建营表示,除了突出的健身效果之外,该项运动还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技术特征,直观地展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等道家哲学思想;其整体合一、化发一体、一气呵成的技术特征,则形象地诠释了《周易》中的“整体合一”“阴阳一体”的太极哲学思想。
球体上绘制的来知德太极图
该项运动还充分汲取了现代体育公平竞争、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以规则为纲的竞赛理念,具有鲜明的现代体育特征。因此,该项运动是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学习体育精神的一个实践途径。
杨建营在课上给学生示范
培养战胜对手的勇气和思维的敏捷,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攻防对抗中体现以柔克刚、顺势发放、和对手之间的攻防虚实变化、团队之间协作互补的太极思想……这些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也激发了大家锻炼的热情。
“用柔和的方式让全身动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介绍,柔力太极球已经在华东师大专业课尤其是公共体育课中推广,大多数学生学习了这项运动。
博士研究生冯香红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练习。“我们一般从下午4点半练到晚上7点半,甚至8点半。这项运动除了可以锻炼自身的核心力量,锻炼臀大肌,更让我们亲身体会道家思想,我们希望大学生能更多地接触传统文化。”
谢梦吉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交流生,第一次接触柔力太极球的她表示,这项运动没有那么激烈,用柔和的方式让全身都运动起来,可以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对中老年的保健也很有帮助。
从2001年开始练传统武术太极拳,博士研究生徐亚奎接触柔力太极球后,他发现该项运动和太极拳的原理几乎一样,以柔化刚,通过身体的体会让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深刻。
据悉,今年年初这门课已经在学校公体课开设一个班作为试点,有22名同学选修。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体育与健康学院将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专业课;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两个公体课班级。有兴趣的同学,后续可以关注选课哦!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黄岚兰表示,这项运动趣味性强,为青少年提供了新的锻炼途径,是锻炼学生心肺功能的好方法,希望这项运动能够在全国普及开来,甚至可以走向世界。
来源 |体育与健康学院 原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记者|张曼玉 张勇 高淑雅
编辑|孟子楠 吴潇岚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东师大首创柔力太极球运动
相关推荐
- 华东师大闵行永德实验小学新校启用
- 终于等到你,华东师大迎来万名新生
- 同心战疫!华东师大统一战线在行动
- 我校组织“三区三州”生源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体验上海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 我校学子获佳绩
- 华东师大召开新提任和交流任职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
- 杨振宁张首晟做客大师讲堂
- 亚欧商学院第五次执行管理委员会召开
- 机关书院协同育人:孟宪承书院兼职班主任首批总结暨第二批启动会举行
- 微视频《变化的时代,不变的奋斗:俞立中校长访谈录》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读懂中国”专题展播
- 袁振国获聘上海市政府参事
-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比赛启动
- 华东师大党委开展第二轮巡察“回头看”工作
- 学校走访慰问援派挂职干部教师及家属
- 华东师大未来教师携手中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 这条路选对了!从华东师大川渝选调生到国家储备干部
- 童世骏与青干班学员共话“双一流”建设
- 华东师大校领导赴寻甸县调研扶贫工作
- 童世骏、钱旭红看望109岁高龄的我校原党委书记施平同志
- “‘十三五’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举行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