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来校演讲
“要增加对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的学前教育和早期发展职业教育等的投入。中央有决心要增加投入,我们要进一步跟上,要使中央的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农村,使贫困儿童能够受益,真正地把贫困问题在这一代让它终结,让下一代能够更好地成长。”201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郑重呼吁。这是他应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的邀请,向我校四百余名师生作题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中国实践》的报告,介绍他们在中国乡村地区针对贫苦家庭的教育扶贫所做的工作。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主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来校演讲
根本上阻断贫困,要从孩子教育开始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美好理想。数千年来,因为物质的匮乏,人类社会总是有一些人生活在温饱的边缘甚至跌入其下”。讲座伊始,卢迈首先回顾了世界历史上的贫困演变及人类应对措施,然后重点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脱贫减贫的历程与成就,“在这过去40年中,我们国家始终没有忘记贫困人口,没有忘记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卢迈举了一个例子:基金会经常走访的一个贵州农村家庭,家中有四个孩子,孩子都没有接受学前教育,见着生人的时候只会低着头不敢抬头。男主人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别人欠了他钱,他就记录在墙上。虽然政府帮忙盖了房子,也帮他找到了护林员的工作,但是他的家庭仍旧没法从贫困的处境里完全走出来,甚至有重返极端贫困状况的可能。卢迈和他的团队成员由此反思:“我们可以帮助他一时,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贫困标准的变化,他的家庭很可能再次落到贫困线之下,这样的家庭结构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呢?所以我们特别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贫困为什么会代际传递?如何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
与会师生认真聆听报告
卢迈指出,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来自学前教育、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支持。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通过影响大脑,影响孩子身心发育,最后导致孩子本身成长中遇到各种困难。如果能够提早干预则越早越好,让他们有接受早期养育和学前教育的机会,这样的投入是效果最好且最合理的。
卢迈指出,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仍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他对我校学生尤其是来自教育学部、心理学院等相关院系的同学寄予了深切期待:“如果各位将来有从事教育或者是相关的政策研究,包括生物学等等,掌握关于大脑这方面的知识可能是特别重要,而且我们希望国家在这方面能够增大投入,快速发展,能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研究水平”。
让贫困在这一代终结,让下一代更好地发展
从十年前的2009年开始,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心理研究室主任周念丽教授加入卢迈等领衔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推出的“一村一园计划”。在这一公益项目中,周念丽及团队主要负责儿童早期发展评估和编制课程,用软实力帮扶贫困农村改善学前教育困境,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除了“一村一园计划”,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自主开展了“慧育中国”早期养育、“阳光校餐”、“营养包计划”和“智能村小”等覆盖儿童生命周期、三大领域的十个干预项目。这些旨在改善农村儿童发展的项目不断建立,以帮助他们摆脱由不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毒性压力。
在卢迈看来,做好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使脱贫攻坚成果能够持续下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卢迈介绍说,“我们现在有四个阳光数据平台来监测着我们四个项目,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下一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还将进一步聚焦课程和活动创新、项目效果研究、项目模式总结和共享、国际先进理念和合作机会等方面的拓展和深耕。
现场学生就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向卢迈提问
“我也希望,来自华东师大教育、心理、脑科学等各个专业的专家和学子能给我们带来建议,同时也热烈欢迎同学们能够参与这些工作,尤其是在项目效果的监测测评等方面得到华东师大的支持”。
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凸显华东师大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杨昌利首先对卢迈带来的兼具理论思考和田野考察经验与数据的报告表示感谢。杨昌利指出,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发自肺腑的沉痛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杨昌利认为,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这一历史过程里,卢迈和他领导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年来致力于我国的反贫困事业,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作总结讲话
杨昌利特别指出,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是学校的特色之一。每年,我校都会和爱飞翔基金会一起,组织上百名偏远山区的教师来上海学习和参观,也组织一些大学生赴贫困地区、农村支教,为改变乡村教育尽一份力。
杨昌利总结道,教育应该担负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责任,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和实践。只有能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才是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平的教育;有了这样的教育,才能使我们未来的社会更加公平。杨昌利说:“华东师大是一所有教育理想和情怀的高等学府,有很多怀抱理想的热血青年,今后一定可以有机会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工作中密切合作并发挥我们的作用”。
图|王子涵 文|章申 田波澜 来源|新闻办 编辑|谢瑶姬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来校演讲
- 上一篇:教育实习总结暨表彰大会召开
- 下一篇:九三学社中央函谢我校积极参与教育帮扶工作
相关推荐
- 高校历史剧展演进社区 我校举办“镜·相”第四届历史剧展演
- 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 杨国荣、陈子善获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 学生工作例会召开 年度交流评议会同日举行
- 看“人工天河”学红旗渠精神:党校学员赴豫现场教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携手乐高教育共建STEAM教育生态
- “身体美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举办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代理副教务长Deborah Burshtyn访问我校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
-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校内工作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召开
-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学子再获三项红点奖
- 我校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 老龄办荣获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三辑)》新书座谈会举行
- 我校召开上海两会代表委员行前动员交流会
- 钱旭红会见智利圣托马斯大学新任校长
- 华东师大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阶段工作完成
- 华东师大组建成立信息学部 主动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 华东师大获上海教职工学习习近平用典大赛三等奖
- 7门课程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