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财经大学 > 新闻公告 >

“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界·献》专题思政课活动走进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行

2020-12-04 0 新闻公告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新闻网

12月3日,“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界·献》专题思政课活动走进东北财经大学”在1952咖啡成功举行,这是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思政微课”的第一讲。辽宁日报《界·献》报道主创团队代表将自己在贫困乡村采访报道中所见所闻所感带到了校园,我校驻村干部代表现场讲述了他们在扶贫第一线挥洒青春汗水、助力脱贫攻坚的经历。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云,我校“辽宁乡村行”第一书记电商平台实践团队师生代表,学校派驻到锦州市义县大榆树堡镇沟口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以及各学生培养单位学生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活动。

我校驻村干部高凤岩分享了他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任“第一书记”的驻村故事。入村两年多时间,他先后为村里筹集了1000万元便民工程建设资金。从教育系统派出的他心系乡村教育,帮助王府蒙古族学校先后申请总计674万元校园维修改造资金,使得学校成了阜新市农村硬件条件最好的小学之一。烟台营子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先后被各级政府部门评选为精神文明村,被列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我校驻村干部吕序言,被派驻到锦州市义县大榆树堡镇沟口子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他所在的村曾被上级定为软弱涣散村,他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终,这个村被评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兵’单位”。扶志授渔,他在村里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通过致富能人帮助带动了村里其他人一起致富。

我校驻村干部张笑雨是派驻朝阳北票市小塔子乡莲花山村“第一书记”,他积极主导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县乡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0元到2020年20万元的转变。莲花山村依托“花莲香”品牌和专利认证,成功申报朝阳市“一乡一品”项目。他创新采用“党支部+村集体经济+企业”的模式,先后与北票市如意山庄、东北财经大学校宾馆等企业签署集体经济收购农副产品协议,为后续村里销售农副产品提供了重要保障。

辽宁日报社摄影兼文字记者杨靖岫讲述了他参与《界·献》《界·献:看老乡》《扶贫印记》等大型脱贫攻坚报道的见闻和感受。在辽宁日报工作的20年时间,他走遍了辽宁全部市县和一半以上的农村乡镇,亲眼见证这20年间辽宁乡村的巨变。作为记者,他所拍摄每一张农民的笑脸、每一幅乡村美景的背后,都有一个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他很欣慰自己能用镜头将这些村庄的人和事记录了下来,这是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挖掘才能推出的扶贫好故事,也唯有如此,才能彰显精准扶贫的时代风采。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晓晶在现场互动环节中表示,东北财经大学派驻的“第一书记”为驻村脱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接下来“辽宁乡村行”第一书记电商平台也将利用学院的学科优势,继续为各地“农产品集市”提供建议支持,打造有示范意义的电商扶贫样本。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吴明靓表示,“第一书记”和一线记者用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今后将以此激励自己,以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去学习、去奋斗,将教科书和新时代中国这本大书融为一体。

活动最后,报道团队将由辽宁日报出版的《七十年致敬辽宁》《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两种图书捐赠给学校,激励新一代大学生逐梦未来、展翅腾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界·献》专题思政课活动走进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