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科研不停歇(二)
编者按: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合理开展科研工作的倡议,在保障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坚持有序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他们有的总结梳理科研成果、筹备申报奖项,有的酝酿撰写项目申报书筹备申报大项目,有的撰写论文、专著、专利……充分体现了大工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为了传播正能量,学校推出“科研不停歇”系列策划,分享他们的工作安排、积极的经验及克服困难的办法,以供师生学习借鉴。
中日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樊鑫教授针对当前新冠肺炎急迫需求,第一时间联系本学院具有基于AI技术进行肺部CT筛查研究基础的同事,依托大工-立命馆健康计算联合实验室,与日方教授一起针对新冠肺炎的影像特点开展研究。目前,团队已与相关医院放射科医生建立联系,在不影响前线医生救治患者的情况下,收集数据训练智能算法,争取减轻阅片确诊负担。他表示,从此次疫情斗争过程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在今后会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另外,他与同事一起酝酿完成一项“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指南建议,提交科研院。同时,他已与学院主管院长商讨,决定学院将拿出专项种子基金资助学院教师开展健康数据分析的研究课题。
化工学院梁长海教授在疫情期间和科研团队总结十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并研究相关的奖励政策,选择适合自己成果的奖励项目,同时联系成功申报相关奖项的老师,了解和学习他们的申报注意事项和材料,并着手撰写申报材料,及时与科研院老师沟通。由于不能进行实验,他安排学生进行“纸上实验”,让学生把其开展的实验过程撰写出来,包括需要的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什么表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能影响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可能的结果等,经过讨论总结,形成最后方案,待疫情过后可以快速验证并得到结果。
化工学院刘涛教授在家自我隔离闭关期间,得益于摆脱时间碎片化的困扰,持续深入思考光响应智能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他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进一步理清设计思路,细化研究方案,为将来更好地谋划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成果提供了知识与技能储备。同时,他表示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通过这次疫情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促使他能够在更高的站位上思考科研问题,瞄准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开展研究。
化工学院于畅教授认为应利用疫情防控期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撰写、修改和完善项目建议和申报书。其次,思考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和可能的突发问题,最终提出自己的见解,建立相应的实验方案和方法,形成特色的技术路线,进而完成申请书的撰写和申报。在筹划大项目方面,他发挥自己所长和团队共同协作,围绕本领域的紧迫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努力解决本领域中面临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他引导学生以此次疫情为实例,让学生深刻了解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性的重要性。
化工学院马伟教授表示,“疫情”也是一种警示,我国城市群建成输水管网,即形成了统一的供水保障系统,但也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类似病毒污染,一旦进入水体将如何应对?他结合自身专业与相关的合作单位,提出了“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废液和医院污水可移动应急处理方法与装置”项目计划,正在积极加工当中,希望为实现源头的控制,避免扩散做些工作。同时从长远考虑,在学校科研处支持下,他提出了“长距离暗渠输水供水生物量控制与水质保障新技术示范及应用”重大需求建议书,目前正在积极征求住建部、省住建厅和市水务局的专家以及国内高校专家意见,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另外他还积极与有关企业合作,针对疫情研究设计出消毒设备,消毒剂,努力参与到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切断污染源抗疫当中。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赵楠教授在家中全力投入到科研中,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的申请书、准备青海省科技厅的重点科技项目的申请并做好参与申报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答辩工作,同时指导学生继续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每周均会与每位研究生进行科研交流并修改论文。对于学生的论文,他会打印出来,手写批注,然后扫描返回给学生反复修改,确保论文质量。另外,在疫情期间,他参与谋划的专著《无人机通信与网络》经出版社审核通过,正在撰写相关章节。同时,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做到停课不停学。
能源与动力学院梁刚涛副教授在春节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申报书的初稿,疫情期间反复修改、打磨申报书,以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另外,他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电子资源,撰写重要的综述论文,同时指导学生整理平时积累的实验、计算数据,并进行论文、专利写作,每周组会正常进行,改为视频或语音会议,主要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等工作。
软件学院林驰副教授利用疫情期间,广泛阅读顶级期刊与会议的相关论文,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写作技巧,与实验室项目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点,找到突破点,进一步构思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模型,并积极进行探索实验。同时他仔细打磨自己的论文,特别注意章节之间、段落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检查图表文字格式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等细节,力争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责任编辑:杜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情】科研不停歇(二)
相关推荐
- 软件学院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计算机网络顶级会议INFOCOM 2019
- 我校软件工程学科获得重大项目实物竞标全国第一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软件学院本科生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会议录用
- 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第248期“双清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 《〈蒙古风俗鉴〉新译详注》出版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党总支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首批材料学院与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
- 学校纪委对返校复学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 我校新增一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 院士领衔课堂教学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召开后勤、校园规划与管理、基建工作调研座谈会
- 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党总支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
- 【迎七一】外国语党委举行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 【标兵故事】马闯:全面发展 稳步前行
- 我校出版社深耕“一带一路”主题出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丛书(一期)》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 致全校学生的倡议书
- 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雪花老师最新成果
- 学校中青年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第四期暨2018年正处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开班
- 急事急办!这位大工人的“142字”提案建议提前通过!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