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陈廷国教授的“教改经”
61岁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陈廷国上课时,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股潇洒劲儿。学生说:“听陈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一般有土木水利类专业的高校都开设“结构力学”专业基础课,而陈廷国教授另开设了一门“实验结构力学”课,前面加上“实验”两字,意味着把一门枯燥、难懂的基础理论课,讲成了理论与实验兼而有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的全国高校仅有两所,难怪有专家说“陈廷国教授总是走在教改的前列。”
讲课第一要有自信 第二要肯花时间
在路上碰到陈廷国教授去上课,你会发现他两手空空。
“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讲,‘讲稿就是诸葛亮的羽毛扇’,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一点。有一次我拿错讲稿,下课时才发现。我知道我可以上课不用讲稿了,只不过有讲稿心不慌。”
“讲好课第一条要有自信,第二条,要在这上面肯花时间。”
“我最初上课,把讲稿写完后,上课之前在实验室里安个和教室黑板大小一样的黑板,自己给自己先讲一遍。板书怎么写,写什么,写在哪个位置事先都设计好。我规定自己擦黑板次数不能超过4次。否则,什么都往上写,反复擦黑板,就是没备好课的表现。”
“最初,我不愿意做老师,我不喜欢,我要搞工程。”怎样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到喜欢,而且当作事业一往无前地去努力?陈廷国这样说:“什么叫事业?事业就是我今天做的工作明天还喜欢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叫职业操守。”
陈廷国教授是学生们心中“大神级”般的老师,学生说:“好好上陈老师的课,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就都懂了。” 对此,陈廷国教授说:“我的课不敢说是‘金课’,但至少不是‘水课’。”“我关爱学生,但我不做保姆。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有学生说‘半夜做噩梦,都梦到结构力学’”。
始终冲锋在教学改革最前沿
与其说陈廷国教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如说他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始终冲锋在教学改革最前沿。
“结构力学”是工程师进行工程设计的“看家本领”,但是结构力学的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许多概念、公式、系数通常都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如果不理解这些而生套公式、死记系数,学习起来就会非常枯燥且效果欠佳。学生中有“谈结构力学色变”之说。
凭借20余年的摸索,陈廷国教授把“结构力学”课程拓展为定量的基础知识讲授和定性的应用分析两部分,后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2009年他在国内率先开设“定性结构力学”选修课程,2016年又开设了“实验结构力学”选修课程,2017年带领团队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从2016年至今,陈廷国教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对我压力很大,能不能实现‘翻转课堂’,我心里也没底。如果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就会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所以每学期我都用1/3的学生进行尝试。”
“机构”与“结构”的区别?“光键”与“花键”的区别?造成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错误的原因在哪里?“这中间肯定缺点什么”。于是,他开始指导学生做实验模型,做模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而这些模型又可作为下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具。经过一届届学生不断丰富,成功搭建了实验结构力学教学平台。
让优质学科资源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
“我做的事情,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困难也好,累也好,但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既然喜欢,困难、累都算不了什么。”解释陈廷国教授的“喜欢”,他回答:“凭良心做,做好了算,持之以恒。”
陈廷国教授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科研实力雄厚。如何让优质学科资源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他提出,整合学部科研力量开设“土木水利学科前沿实验”课程。
“该课程由各实验室按专题设置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课。低年级学生不一定懂专业,目的是通过接触教师们从事的国家级大项目攻关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实现了题目、场地、设备三结合。”
这项教学改革在国内高校属首创,“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在全校得到推广,学校又制定相关规定,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和参加国内外科技竞赛培训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陈廷国教授负责建设的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使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高水平、立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陈廷国教授积极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将深奥理论形象化,对学生不易接触到的深隧、矿山等工程现场,提供简明易懂、直观逼真的实验演示过程。中心先后开发出4门虚拟仿真基础课、1门虚拟仿真学科前沿实验课、1门虚拟仿真防灾减灾实验课等系列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探索21世纪的人才培养,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教师放开眼界。”
责任编辑:王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大连日报】陈廷国教授的“教改经”
相关推荐
- 大工学子获2018 ICBC-IBM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 郭东明校长受邀在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作主旨报告
- 坚守育人初心 建工学部以节日为契机开展爱国爱校教育
- 我校在二维材料质子传导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招生进行时】搭建沟通合作桥梁 扩大学校招生影响力
- 光仪学院:发挥组织优势 统筹两个战场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周工作例会
- 学校开展实验室危化品泄露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 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全体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开展新学期秩序恢复工作
- 竞争战略教研坊案例研究与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 【战“疫”情】科研不停歇(三)
- 第二届热科学与工程中的测量技术国际会议在连召开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周工作例会
- 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在“功承杯”东北高校模拟法庭竞赛中获得季军
- 【战“疫”情】学校纪委对校内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大连理工大学首批学生返校
- 【战“疫”情】致大连理工大学在线教学师生的一封信
- 各单位走访慰问老同志 浓浓关爱暖人心
- 讲好开学第一课 开启教书育人新征程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