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迎来复课第一天!
薄云收夏暑,微风带秋岚。2020年9月7日,是大连理工大学复课的第一天。阔别8个月,终于等到了秋季新学期的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重返校园后,回到了久违的课堂,迎接返校第一课。
消杀测温 防控把关
“复课”后凭“绿码”进入教学楼。开学当天,综合教学一号楼前,同学们经过体温测量、扫描健康码、消毒等流程,有序进入教学楼。
错时错峰 分组授课
为了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实验中心安排了专员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工作,每次实验课开始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实验仪器准备和实验室消杀工作,实验课结束后,依据实验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做好实验设备维护和实验室消杀工作,很多实验室安装了智能紫外线消毒灯,最大限度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安心的实验教学环境。
为避免师生在小教室、长时间、高密度进行线下教学,实验课采取线上提前预习、线上预约实验、时间场地错开的原则进行排课,采用线下小班分组授课。经统计,9月7日复课第一天从早8:00时至晚22:00时,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等8个实验教学中心共开展了64个实验课小班教学,累计上课学生2548人次。
“五定”措施严密“疫”案
根据疫情期间防控要求,各实验中心通过手机小程序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信息进行实时管理,同学们每次进入实验室扫码入座,实现“定时间、定地点、定名单、定项目、定编号”,详实记录过程信息,每日归档留存。实验老师从早到晚对每一堂课都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都履行安全上课的责任。
每个实验中心都设置了临时隔离室,以防师生在实验中途自感不适或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做好防护措施进入隔离室进行隔离,并立刻上报学校。
久违奔忙 重回正轨
测量实习一直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刚蒙蒙亮,只要能够满足测量条件,建设工程学部的同学们就扛着仪器走到测区进行实习,直到天黑才结束一天的测量实习,还要回到寝室进行内业处理,即使这样繁忙也能感受到学生们重返校园学习的兴奋喜悦。
开学复课,科学有序是大前提,平稳安全是硬指标。学校通过多种举措在教学安排、教学环境、教学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确保开学复课安全平稳有序,确保大工学子回到正常学习轨道。
责任编辑:杜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大连理工大学 迎来复课第一天!
- 上一篇:疫情防控期间食堂就餐温馨提示
- 下一篇:我校与金普新区探讨共建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
相关推荐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部微视频,讲述双创人的初心故事
- 【70周年校庆】水墨丹青 绘校园之美 礼赞母校
- 感谢信里的“纸短情长” 抗疫情中的化工担当
- 党委常委、副校长贾振元调研“双一流”学科群建设工作
- 第四届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大赛成功举办
- 学校召开宗教工作专题辅导报告会
- 大工学子在第二届东北地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
- 【迎七一】纪念建党98周年 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获评2019年度大连文艺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
- 化工学院“四个聚焦”打造温情毕业季
- 学校召开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交流会
- 经济管理学院“回望来路,不忘初心”微党课大赛圆满落幕
- 【70周年校庆】“航天新结构”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
- 第一届大连地区高校大数据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
- 学校召开国庆期间网络安全重保工作专题会议
- 第十三届“10.10”大学生心理文化月开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召开领导班子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和调研成果交流会
- 【战“疫”情】疫情防控战 校园管理在行动
- 【迎新生】“环”抱梦想,“境”益求精 环境学院以周到服务和走心礼物迎接2019级新生
- 我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建筑灾变机理与适宜性防灾设计理论”项目启动会在大连召开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