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工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不熄的斗志、瑰丽的火花——基础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基础课教学紧密融合

2021-05-07 0 新闻公告 来源:大连工业大学新闻网

  1958年,中国第一部谍战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引发全国轰动。
  在影片的结尾,孙道临扮演的地下工作者李侠,在敌人冲向秘密电台的最后一秒,一口吞咽了电文,在特务枪口的包围下,发送出了最后一份情报……

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

  他向千里之外的战友敲下:“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这一幕,不仅让几亿观众哭成了泪人,更成为中国影史一个经典画面。
  61年后,李侠、何兰芬,这对从假扮夫妻,到最终相爱的谍战伉俪英雄的故事被胡歌、刘涛搬上央视舞台,让人们有机会再次重温这个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戏剧呈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政教材。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和立德树人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让广大的大学生通过学党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不失为一种智慧。
  基础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教师队伍“主力军”,抓住课程建设“主阵地”,精心部署、行动迅速,围绕中心工作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部所承担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紧密结合,引导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与党史相关的内容,用党史学习资源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课堂里,使课堂更具有育人的力量,在促进课程思政落实落地的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吕桓林老师的课堂

  支部教师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吕桓林老师和信息学院李博老师指导刘中意学生团队再现无线电报机,致敬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早期无线电报相关理论与Arduino开发板相关知识结合,制作出了无线电报发射原理演示仪及接收装置。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点击此处跳转观看视频:无线发报机致敬《永不消逝的电波》

  吕桓林老师作为辽宁省网络育人名师吕桓林工作室负责人,始终坚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将课程、竞赛、思政融为一体,将双创教育与素拓教育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书育人新模式。基于自媒体大学生用户迅猛发展趋势,在学校领导和宣传部、学工部、基础教学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短视频类新媒体运营的网络育人方案,潜移默化发挥短视频类新媒体网络育人功能,利用学生喜爱的网络流行新媒体来促进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物理君”短视频等形式,以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以“互联网+”教学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基础物理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无缝对接起来,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吕桓林老师的抖音号“物理君”

  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深悟透,践行做实。通过学习教育,基础教学部直属党支部积极引导教职员工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党史中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在领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推动工作。把学习教育与学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讲政治的高度一体化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效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文图/吕桓林 审稿人/张雨


来源: 基础教学部 添加时间: 05/0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熄的斗志、瑰丽的火花——基础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基础课教学紧密融合

相关推荐

标签